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2020-12-24 16:12:57

何石,男,湖南新宁人。系中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文化崀山》内刊主编。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场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铁凝在《书写新时代的“创业史”》一文中倡导:“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的伟大进程中,中国作家是在场者、参与者,是满怀激情的书写者,秉承着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人民同心同行,去书写一部部讴歌历史伟业、凝聚人民力量的优秀作品,为人民奋斗、民族奋进留下炽热而凝重的记录。”

何石就是这样的在场者、参与者,也是扎根一线的书写者。结集在《那山那村》小说集的作品,都是他近年在《湖南文学》《湘江文艺》《广西文学》《中华文学》《湖南日报》《湘声报》《读者报》等报刊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如《那山那村》《将心比心》《掰腕》《千秋寨寨王竞夺记》与《泥湾渡脸谱》(扶贫短章)等。这些作品,如同作者以往纪实文学的创作一样,不仅表现了其立足现实、热爱家乡的宽广情怀,而且紧跟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时代主题,同时赋予退转军人这一特殊人群,在广阔农村的时代变革中,退伍不褪色,坚守初心,主动作为,大显身手的绚烂风采,来展示他们的热情、勤奋、敏锐与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创新追求。

在这本《那山那村》的小说集里,也可以窥见其缱绻的故乡情怀和对生养他的那方水土的熟悉与热爱。诚然,故乡就是作家从母腹中呱呱坠地、来到人间的地方。故乡,对于作家的写作题材,小说中人物的活动环境、营造的文学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情怀,在他早期的小说《山那边的那边》《小渡风流》中就能发现,那个萦怀于梦的“泥湾渡”“大顶岭”“八里山”“千秋寨”,一直贯穿于他新近的小说《泥湾渡脸谱》《千秋寨寨王竞夺记》《那山那村》等作品中,构成了他那山、那河、那渡、那村的主基调。

著名作家关仁山说,“认知新时代,首先要懂得新时代的特征。”显然,何石是熟知新时代当下农村现实的。他可圈可点的四个中篇小说《那山那村》《将心比心》《掰腕》《千秋寨寨王竞夺记》是新时代特征最明显的现实题材作品,他把笔触瞄准了当下的扶贫和乡村振兴。有人把扶贫主体简单地分为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而新时代乡村人与人的关系已没有固定的模式,被时代淘洗得五彩缤纷的芸芸众生,他们在“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光照下,已经变得丰富而立体,圆滑而多变起来。他笔下的张清平、陈松柏,许仲英、王德海、刘松林,曹劲松、黄平华、黄大牛,符处长、“唐调”、汪祥夫、刘世亨等相对应和关联的矛盾体,在塑造这些新时代人物形象时,既不失审美理想,又具备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因而展现人性的弱点,就越发显得那么合理而真实,但这些并不会动摇大多数像许仲英一样脚踏实地、鞠躬尽瘁的扶贫干部的整体形象;同时,那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个性鲜明的农民,也从简单僵化的模式中挣脱出来,以政策和法律意识普遍较高、放浪不羁而不按常规出牌等形象也真实而复杂地表现出来。

小说集得到了评论界、文学界很多专家、学者的认可。著名评论家曾镇南老师在小说集出版过程中给予了真诚的关注指导;著名文学评论家、湖南大学教授章罗生亲自圈点作品,并热心作评;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小说家聂鑫森和湖南省作协党组副书记、驻会副主席游和平阅后亲笔撰写了推荐语:

“何石的中短篇小说集《那山那村》,是一本立意高远,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展现脱贫攻坚重大战役场景的好书,为战斗在第一线的退转军人、党员干部、农民兄弟、社会爱心人士绘影传神,令人击节。小说既讲究波澜起伏的故事性,又具备一种高雅的文化格调,不但可读性強,同时也有着文学意义上的探索性。”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小说家聂鑫森推荐时说到。

何石《那山那村》小说集的作品,不仅紧跟了“决胜全面小康”时代主题,而且诸多笔墨赋予了退转军人这一特殊人群,展现了他们在广阔农村的时代变革中,退伍不褪色的绚烂风采。

这批作品,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重视对人物的精雕细刻,虽是小角度切入,但缩影式地把全国的脱贫攻坚事业的全局呈现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奋斗在农村基层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鲜活人物形象;作者在精雕故事情节之余,更是不忘人性“探微”。

湖南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游和平说到,“这本小说集,有故事、接地气,有生气、有人文,也有高度、有能量,为精准扶贫事业贡献了文学的力量,完全做到了用文学为扶贫事业喝彩。”

何石身处湘西南扶贫一线,不仅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基层作家,也是一位用文学行动参政履职的政协委员,更是一位退伍不褪色、初心不改的退转军人,他用无私大爱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为家乡“百里脐橙连崀山”的生动实践奋力书写,为中国伟大的扶贫奔小康事业贡献文学华章。

百尺竿头更进步,山登绝顶方为峰。诚如文化学者杨汉立在读后感中所期待的那样:“何石的扶贫文学不仅有故事、有泥土味,还有高度、有深度、有力量,可称得上新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我们也期望何石在其他领域的创作中绽放异彩,多出精品,给人惊喜。”(文/图 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