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如同文,以气质为主。画的气质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它如同出岫的云,自然氤氲于画面之间,又如同涓涓细流,干干净净的流淌在沟壑深谷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于这种丹青妙笔,是画家澄怀观道、迁想妙得所得到的一种淡定的人生境界。

徐文君《春和景明》
欣赏徐文君的水墨淡彩山水,总叫人想起《兰亭序》和《世说新语.言语》之中一些情景描述。暮春之初,春和景明,清流激湍。群贤毕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然一觞一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兰亭之景,会稽山之秀,让人心驰神往。徐文君水墨淡彩山水贯通了王羲之的仰观宇宙之大,游目驰怀。嵌入了顾长康的千岩竞秀,云蒸霞蔚。

徐文君《江山多娇》
凡独立思考的画家,不画“俗”,不画“艳”,不画大红大绿,亦不画大绿大紫。一句话,贤者不画甜俗以媚世。古人有诗云“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又云“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幅妙不可言的山水名画,当有诗中的“淡痕”“暗香”和“清气”。

徐文君《惠风千里》
廖即是意,淡即是境。徐文君的水墨淡彩山水之中的“寥廓”“淡泊”,汲取了古代大贤的思想。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其脱尘境界的淡泊笔墨中,体现了一种不立文字的简约主义思想和禅境风骨。基于禅,归于道,空而苍郁,寂而绰约,简而至远,淡而清心,超凡脱尘。“廖”“淡”的骨子里是荡漾着梅的“暗香”和“清气"",这千山万水中氤氲的暗香和清气是思想和灵魂的干干净净。是一种遗世独立的笔墨语言。

徐文君《山河锦绣》
从造型看,徐文君的水墨淡彩山水,云气氤氲,绵延错落。时而峰回路转,时而云和水分。起伏由近及远,层峦叠嶂,大气磅礴,寥阔无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细细品味,他将王维的《山水诀》,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中的山水画论,融入到水墨淡彩里。其淡墨,汲取了王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思想。而他的山水画的恢宏寥廓,又宗自于王微的《叙画》和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测山川之形势,度土地之广远,审峰嶂之疎密,识云烟之蒙味。我有一画可以贯天地之形神。徐文君借用了这种山水视界,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大音希声。徐文君水墨淡彩山水,烟云袅袅,云蒸霞蔚,如同最美妙的音乐,荡气回肠,令人如醉如痴。大象无形,画面的宽阔恢宏,隐喻着贤者包容万物的大气度。

徐文君《雨余山气欲吞潮》
董其昌尝言,盖大家神品,必于皴法有奇。徐文君的皴法,来自于当地的七座火山。这七座火山,由玄武岩柱构成,柱体截面为多边形,其复杂多变的岩石柱状节理,构成了宏伟、奇特、罕见的火山风光和地质景观。其独特的“侵出式”火山成因机制属国内唯一,在国际上也属罕见。徐文君在很长的时间里在火山群写生,对复杂多变的四面、六面岩石及其柱状节理,进行过多次研究。总结出来类似火山岩石“侵出式”的一套皴法。虽然皴法中还存有披麻皴、斧劈皴等古典皴法的遗迹,但峰与皴和,皴自峰生。他已经将故乡火山自然存在的侵出式火山岩浆块、面、柱状痕迹,融入巍峨、险峻、苍茫、空阔、寥廓的形象里。火山皴法的不俗,为其水墨淡彩山水作品增添了娇秀与壮丽。

徐文君《雨后太行分外娇》
高卧白云世味淡,看淡了,也就释然了,释然了,也就宽阔了,宽阔了也就包容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徐文君的水墨淡彩山水,从造型到内涵,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向世人展示恢宏寥廓、海纳百川的宽广气度。也寓示着和谐、祥和、朴淡的背后,是包容,兼容,从容。

徐文君《秋山苍翠图》

徐文君《晨曲》
墨言
2021.3.21
冯毅:书法家,生于书香门第,却躬耕于陇亩之间;他,手握锄头,却能挥洒出惊鸿游龙。他是冯毅,一位将生命根植于大地,将灵魂寄托于翰墨的农民书法家。家学为根,笔墨为种1956年,冯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学熏陶,笔、墨、纸、砚便成了他最亲密的玩伴。这种源自…
——迟来的祝贺:图书《山海经》荣获“出版奖”现代艺术大师郭泰来先生以其恢宏的“上古三经”绘画系列,完成了一场他与先贤智者们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对话。《山海经》荣获第五届香港出版双年奖的“出版奖”,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该艺术作品在出版界的卓越成就,而且通过香港…
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位以笔墨传承齐派神韵、以行动推动文化传播的艺术家——张香群。她1965年生于四川,自幼浸润墨香,后系统研习花鸟画,成为齐白石大写意艺术的再传弟子。2006年,她正式拜入李苦禅入室弟子郑樵门下,深得齐派精髓,并受王鸿畔、闫大智等多位名家指导,…
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她不仅以精湛的笔墨传承着东方文化的千年文脉,更以满腔热忱投身于公益事业,用行动诠释着一位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她,就是来自长春市的书法家——郭丽明老师。 师承名门,扎根传统郭丽明老师生于1956年,作为齐白石艺术的再传弟子,她深得…
谢之来,字号:澄心居士,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书画之乡李兴镇,自幼酷爱书法,追随名师学习书法,受到上海书法家协会张敖脐老师的亲自指点,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研究学习,最终天不负有心人,书法作品有着突飞猛进的造诣,连续多次被国内以及省市内的书法文化…
在机器雕刻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位艺术家依然坚守着“以刀为笔”的古老契约,在坚硬的铜面上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他以手抵刀,直接刻铜,心手相应,在铿锵声中赋予冰冷的金属以书画的韵味与生命的温度。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誉…
秦卫锋,一位在当代中国画坛稳步前行、以其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艺术语言受到关注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之路,始于西北,成于岭南,是一条坚守传统、默默耕耘的踏实之路。艺术之路:从学院体系到专业领域1980年,秦卫锋生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商洛市。这片承载着秦楚文化…
在江苏常州的园林艺术圈,徐大龙的名字,已成为园林艺术中“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符号。作为亚洲文化首席艺术主席与中国园林技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以双手雕琢盆景之形,更以一颗匠心为笔,让沉睡的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他的艺术人生,已被镌刻入《文化强国 国家名…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郭泰来“西有毕加索,东有郭泰来”去年就开始热炒,至今热度未尽。这个话题至少表明,郭泰来如同百年前的毕加索,已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并创立了堪比毕加索“立体主义”地位的“永生主义”体系。他创立的“永生主义”全美学体系,不仅标志…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星河中,江苏常州籍研究员诸学之始终以沉稳姿态闪耀。身为《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编委、“中国文化典范人物”,他以诗书画乐为笔、文史编撰为卷,践行文化使命,事迹获《中华英才》《中华脊梁》及央视专题报道,个人资料更在北京地铁《艺脉传…
他,以工笔花鸟为心之所向,在尺素之间精耕细作数十载;他,承名师衣钵,融汇传统与现代,绘就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他,就是备受瞩目的工笔花鸟画家——于度先生。于度先生生于1945年,早年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系统进修,奠定了坚实的艺术根基。求学期间,…
陈涛,笔名位声,男,汉族,河南信阳人,97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现郑州大学工学院)。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多年来笔耕不辍,对各种书体均有涉猎,经常临摹各种古代书法名家书帖,以欧、颜、柳、赵、苏、黄、米、蔡,以及二王为书法学习中的启蒙学习代表,经过多年学习、…
李华菊,女,汉族,1953年生于河南郑州,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礼艺术特邀艺术顾问、兰亭书法网研究员、世界名人书画网艺术家、实力派著名书画艺术家、艺术品拍卖网推…
康健男,1996年2月生,天津宁河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国画师承于新疆天山书画院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耿庆力,书画装裱师承于著名装裱师白静美,雕塑师承于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雕塑系主任陈钢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
高文权,笔名:文权,斋号:艺墨轩,男 ,汉族,1969年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香港)书法家协会理事 、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礼艺术家 、兰亭书法网会员、市职工书协秘书长等。 高文权老师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受父亲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