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2025-07-31 18:07:01

毕涵(1732-1807),字有涵,号焦麓、止庵道人,江苏常州阳湖人,被视作恽南田之后常州画派的重要代表。他与同乡书法家钱鲁斯并称“毗陵书画双绝”,其山水画“远宗古法,近师恽寿平”,既承袭宋元传统,又得南田文人画精髓,形成“平淡天真,清劲脱俗”的独特风格。王学浩评其:“禀质既高,工力亦胜,天真平淡,洵可压倒时流”。

5.jpg

溪山深秀图 清代 毕涵

毕涵曾遍游峨眉、黄山等名山,将自然感悟融入创作。如《溪山深秀图》以繁密构图展现层叠峰峦,云气穿插其间,既得“千岩万壑深复深”的幽邃感,又以“一尘不染虚中心”传递空灵禅意,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

7.jpg

松溪仙馆图 清代 毕涵

焦墨皴擦,疏朗有致:代表作《松溪仙馆图》《清毕涵山水图卷》以焦墨勾勒山石轮廓,皴擦简练而骨力遒劲,稍施淡墨渲染,营造“景物疏朗”的江南意境。

1.jpg

地静山深图 清代 毕涵

画中多题自作诗,如《地静山深图 苍松夹屋绿阴浓,地静山深云更封。白日不知尘海事,碧苔门径少人逢,以诗意升华画境,更印证其晚年“人书俱老”的艺术升华。

毕涵的山水画,是古法、自然与性灵的三重奏鸣。他以焦墨铸骨、诗心点睛,在“仿古”的表象下注入鲜活的生命体验,使宋元经典在清代焕发新生。其艺术不仅标志着常州画派的新高度,更成为理解中国传统文人“师古而不泥古”创作哲学的珍贵范本。

2.jpg

山居图 清代 毕涵

3.jpg

疏林幽淡图 清代 毕涵

4.jpg

晴川揽胜图 清代 毕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