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黔东的灵山秀水间,艺术的生命力如同山间清泉,静静流淌,默默滋养。而冯树发先生,正是这股生命力的守护者与引路人。他以笔名“黔石”自勉,如石般坚韧,扎根乡土数十载,以笔墨书写个人艺术情怀,更以书院为基,为无数孩子点亮了通往艺术殿堂的星光。
“黔石”的坚守:从个人求索到薪火相传
冯树发先生自身就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他生于书香门第,在楷、行、草的世界里磨砺数十春秋,其作品将文人的风骨与土地的质朴融为一体,在国家级大赛中屡获殊荣,备受瞩目。然而,相较于个人的艺术成就,他更看重的是文化的传承。他选择留守故土,将毕生所学倾注于下一代,这份甘为人梯的奉献,正是“坚守者”最深刻的诠释。

硕果盈枝:一品堂书院闪耀两岸
坚守,终将迎来收获。在2025年备受瞩目的“两岸青少年书画大赛”中,冯树发先生倾注心血打造的石阡一品堂书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选送的29名学员中,17人成功闯入半决赛,更有10名学员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感知力,一路过关斩将,强势晋级全国总决赛!
这其中,10岁的小选手罗孝维、冯仁芳在全国总决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他们稚嫩却充满力量的笔触,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向外界证明了:在黔东这片文化沃土上,艺术的幼苗正茁壮成长。这份沉甸甸的赛果,是对冯树发先生教育理念的最佳肯定,也是“一品堂”这个文化品牌最闪亮的名片。

向坚守者致敬
冯树发先生,这位2025艺术年鉴人物,他的故事并非只是个人艺术的传奇,更是一篇关于选择、坚守与传承的动人篇章。他就像他所扎根的黔东大地,沉默而丰厚,用他的坚守,为我们这个时代守护着一片纯净的艺术天空,也为我们民族的未来,播撒下无数希望的种子。
艺术作品欣赏










名家介绍
冯树发,笔名黔石,中国十二个脚趾的民间作家,著名书法家。
2007年,因在晋江推行非公企业内成立公益,慈善会被《泉州晚报》“视点”新闻以中国十二个脚趾的民间作家,书法家而进行采访报道。
2019年,参加中国新闻中心,贵州作家协会采编《决战沙子坡--一个乡镇的脱贫攻坚纪实》一书,并发表报告文学《那山,那人,那水》。
2019年,书法《自勉诗》获首届一品堂杯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
2020年参加石阡“青年志愿者”在平阳社区的爱心志愿者书法培训,受到石阡广播电视台的采访报道。
2011年作品小说《拍杨河传奇》荣获《小说选刊》第 二届全国小说笔会短篇小说二等奖。
2022年被电视《文化强国》栏目组聘为高 级研究员。
2023年被中 国新时代艺坛评为“中 国新时代艺坛楷模”。
2023年在《文化传承》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专题访谈活动中,经特别评审甄选,被授予: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艺术名家荣誉称号。
2024年为电影《浴血困牛山》作幕尾题字。
2021年开始在石阡创办了石阡一品堂书院,开设书法培训、作文辅导及软笔、硬笔、中国硬协少儿书法会员促进班。
黄鹂,女,汉族,中国实力派著名书画家,1957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书画之省),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多年来笔耕不辍,师法众家之长成一家,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书画艺术风格,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学习形成深厚的造诣。专业社会艺术成就及职务:国家一级书画家、国家高级美术…
冯毅:书法家,生于书香门第,却躬耕于陇亩之间;他,手握锄头,却能挥洒出惊鸿游龙。他是冯毅,一位将生命根植于大地,将灵魂寄托于翰墨的农民书法家。家学为根,笔墨为种1956年,冯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学熏陶,笔、墨、纸、砚便成了他最亲密的玩伴。这种源自…
——迟来的祝贺:图书《山海经》荣获“出版奖”现代艺术大师郭泰来先生以其恢宏的“上古三经”绘画系列,完成了一场他与先贤智者们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对话。《山海经》荣获第五届香港出版双年奖的“出版奖”,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该艺术作品在出版界的卓越成就,而且通过香港…
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位以笔墨传承齐派神韵、以行动推动文化传播的艺术家——张香群。她1965年生于四川,自幼浸润墨香,后系统研习花鸟画,成为齐白石大写意艺术的再传弟子。2006年,她正式拜入李苦禅入室弟子郑樵门下,深得齐派精髓,并受王鸿畔、闫大智等多位名家指导,…
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她不仅以精湛的笔墨传承着东方文化的千年文脉,更以满腔热忱投身于公益事业,用行动诠释着一位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她,就是来自长春市的书法家——郭丽明老师。 师承名门,扎根传统郭丽明老师生于1956年,作为齐白石艺术的再传弟子,她深得…
谢之来,字号:澄心居士,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书画之乡李兴镇,自幼酷爱书法,追随名师学习书法,受到上海书法家协会张敖脐老师的亲自指点,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研究学习,最终天不负有心人,书法作品有着突飞猛进的造诣,连续多次被国内以及省市内的书法文化…
在机器雕刻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位艺术家依然坚守着“以刀为笔”的古老契约,在坚硬的铜面上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他以手抵刀,直接刻铜,心手相应,在铿锵声中赋予冰冷的金属以书画的韵味与生命的温度。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誉…
秦卫锋,一位在当代中国画坛稳步前行、以其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艺术语言受到关注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之路,始于西北,成于岭南,是一条坚守传统、默默耕耘的踏实之路。艺术之路:从学院体系到专业领域1980年,秦卫锋生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商洛市。这片承载着秦楚文化…
在江苏常州的园林艺术圈,徐大龙的名字,已成为园林艺术中“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符号。作为亚洲文化首席艺术主席与中国园林技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以双手雕琢盆景之形,更以一颗匠心为笔,让沉睡的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他的艺术人生,已被镌刻入《文化强国 国家名…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郭泰来“西有毕加索,东有郭泰来”去年就开始热炒,至今热度未尽。这个话题至少表明,郭泰来如同百年前的毕加索,已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并创立了堪比毕加索“立体主义”地位的“永生主义”体系。他创立的“永生主义”全美学体系,不仅标志…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星河中,江苏常州籍研究员诸学之始终以沉稳姿态闪耀。身为《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编委、“中国文化典范人物”,他以诗书画乐为笔、文史编撰为卷,践行文化使命,事迹获《中华英才》《中华脊梁》及央视专题报道,个人资料更在北京地铁《艺脉传…
他,以工笔花鸟为心之所向,在尺素之间精耕细作数十载;他,承名师衣钵,融汇传统与现代,绘就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他,就是备受瞩目的工笔花鸟画家——于度先生。于度先生生于1945年,早年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系统进修,奠定了坚实的艺术根基。求学期间,…
陈涛,笔名位声,男,汉族,河南信阳人,97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现郑州大学工学院)。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多年来笔耕不辍,对各种书体均有涉猎,经常临摹各种古代书法名家书帖,以欧、颜、柳、赵、苏、黄、米、蔡,以及二王为书法学习中的启蒙学习代表,经过多年学习、…
李华菊,女,汉族,1953年生于河南郑州,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礼艺术特邀艺术顾问、兰亭书法网研究员、世界名人书画网艺术家、实力派著名书画艺术家、艺术品拍卖网推…
康健男,1996年2月生,天津宁河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国画师承于新疆天山书画院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耿庆力,书画装裱师承于著名装裱师白静美,雕塑师承于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雕塑系主任陈钢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