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作者:丹青居士 2022-06-18 15:06:51

张彦远论六法说,古代之画,不专一崇尚外形相似,而是以得到古法气格为尚,探讨在形似之外的绘画风格,这不是一般俗人所能理解的。所以气格和形似都以立意为本源,而这个本源要借助画家的用笔用墨才能表现出来。

山水画而言,气韵本乎游心,形模寓乎其中。用笔之气,用墨之气,用色之气皆在乎心猿意马般的一种禅意的自在。山水之气势、气度、气机则在其中氤氲。画家任意挥洒,一幅妙不可言的山水画,绝不是某种“刻意”而又“刻意”的媚俗笔墨。

道家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归根曰静。画家在山水游历中觅得空灵静谧,是为了让疲惫的心灵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让执著的愚钝能够得到启迪。

佛家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有相皆虚妄,无我即如来。智慧的画家,绝不会拘泥于“像”,行倒水深处,坐看云起时。

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和在中国画的笔墨元素上,则感悟山水“质而有趣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最终演绎出一种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人生境界。所以古画论提出圣贤“以神法道”,阐释处事做人要有山的厚重、厚道,要有水的精神。最高尚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利万物,故几于道。

微信图片_20220618144720.jpg

徐文君最近创作的《仁智图》气格和形似都以山水感悟为本源。气韵本乎游心,形模寓乎其中。这是他构思《仁智图》时思虑已久的笔墨气格要素。《仁智图》需要一种禅意上的突破,一种哲理上的突破。意马心猿,心似平原跑马。画家本人更需要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大自在。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不过山水已经是贤者澄怀味象,暢神卧游的圣境。一种内在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感悟。

《仁智图》中的山与水,似乎与我相识,但在自然界中,又很难找到如此空灵的圣境。它真正体现了古人“气韵本乎游心”“形模寓乎其中”的经典之论。

饱览《仁智图》,整幅画面空灵静谧,木桥、草庐、林泉、涓涓溪流、若隐若现的群山,三两只欧鸟,静静的湖水,孤舟独钓者,似乎胡须翘起,目不转睛盯着水面,乐在其中。唤起人们对天地大美般的冥想。而这样的圣境,你又在哪里看过呢?是长白山,还是黄山,亦或是泰山……。都不是。他是徐文君六十几年笔墨人生凝结而成的山水感悟。古人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仁智图》或是徐文君历经林泉沧桑,乐山乐水的人生结晶。

推敲《仁智图》的构思,许多场景似有深意。比如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一座简简单单的木桥,一间寒酸的茅草屋,一位孤舟静钓的隐士。远方三二只在云雾缭绕的远山里翱翔的飞鸟。一湖静静的林中岁月。湖岸和山间郁郁葱葱的林泉。

整幅画面暗藏玄机。如果把个人生活与某种场景关联在一起,越是简单,越是大自在。如果把个人生活与简单的山水构图关联在一起,越是简单的山水图画,越喻示着人生之路无限广阔。深厚的寓意来自于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传统文化中“一”、“二”、“三”和“简”在《仁智图》中的妙处。

微信图片_20220618145136.jpg

如果说气韵本乎游心,那么一幅让灵魂休养生息的山水画,需要以温润的笔墨表现出来。比如说画面暗藏的柔润和气,需要林木苍郁来表现。而表现林木苍郁最好的笔墨,就是墨色和笔法的智慧运用。这完全是画家数十年的笔墨积累。《仁智图》中用笔用墨,浓淡干湿,虚实相生,密疏相得益彰。《仁智图》墨色变化的妙处还在于淡彩去火,焦墨提神。而淡彩和焦墨包括水墨,都暗喻着抱朴和简约。本质上是随遇而安,快意人生。所以古人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说。

《仁智图》以几棵老树起笔,林木苍郁,依靠点叶法和短皴法表现出来。近处的山以块面和凹处密密麻麻的线皴和点皴的结合表现山的质感、厚重感,与林泉、雾霭、水色、隐士融为一体。营造一种天人合一的气氛。

在远山处理上,画家将中国画中的谜远法发挥的酣畅淋漓。既然称为“谜远”,那就一定要有“谜”

《仁智图》中的远山有一大一小连在一起,感觉有点像雨雾中伊通七星山之首——大孤山。而大孤山有“一”之意,与之匹配的小山呼应而成“二”。再远一些,大山若隐若现,谜一般的苍茫,暗喻某种“大气势”。古画论“势”,千里为势,这暗藏在云里雾里的谜远,就是画中大“势”。龙脉绵延,神龙见首不见尾。奇门遁甲,贤者谋大势,久远宏阔,却又难以发现。中国画技法有“藏”的说法。《仁智图》中的“藏”经营的很好。大隐隐于“势”。这便是《仁智图》中的智慧。

笔者无法全面端倪画家心目中究竟有多少谜。但能够推测到的谜,就是《仁智图》之中隐藏人生春秋大势。古画论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广土千里,结云万里,罗峰列障,乐山乐水。以一画测之,能变山川之精灵,能运山川之气脉,能贯山川之形神。《仁智图》已得古画论点化。

丹青居士

2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