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绘画史中,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精微的笔墨技巧,高雅的格调品味,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小品画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咫尺之间,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意趣,艺术表现力丝毫不亚于大幅绘画。它的兴盛,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宋代小品画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其“朴素淡雅”的美学特征,“格物致知”的求真态度,亦对当下创作人文精神的回归有重要的启示。
宋代山水小品画中的勾水法
■学术主持/撰文:刘建轩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山水相依,足可见画水之重要。山为实水为虚,一幅画要虚实得宜才能气韵生动。宋人画水样貌繁多,大体而言可归纳为三类:一为勾水法,以线条勾勒画出水流形态,再辅以渲染;二为烘染法,不事勾勒纯以水墨或颜色渲染而成;三为留白法,既不勾勒亦不渲染,于水流处不着一笔,皆以周围山石草木空留出水的位置。此三种画水法中尤以勾水法于宋画中最为多见。本期宋画小品赏析便以此为题,介绍三幅运用了勾水法的山水画作品以飨读者。

宋 佚名 沧海涌日图
绢本 23.4×24.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沧海涌日图》,绢本,23.4×24.7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为董羽所作。董羽,北宋宫廷画家,南唐时曾为画院待诏,入宋后为图画院艺学。善画鱼龙海水,时人誉为“笔法神化,精工第一”。图中所绘海浪汹涌烟云动荡,红日初升如在水中翻腾。此图画法十分工细,线条勾勒纯以细笔为之,墨色渲染较为均匀意在突出其图案化的特征。这种颇具装饰性的绘画风格对日本的南画及浮世绘都有较大的影响。此画面气息并无北宋之沉雄,而是南宋时期典型的精致风格。这显然是一幅南宋画水之佳作,因董羽以画水著称而作品世所罕见,故托其名。

李嵩 赤壁图
绢本 24.8×26cm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赤壁图》,绢本,24.8×26cm,现藏于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本画署款“李嵩”,隐题于右上方崖壁空白处,因画面有损故较难辨识。李嵩(1166-1243),南宋宫廷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画院待诏历光宗、宁宗、理宗三朝。李嵩出身贫寒,幸被画院待诏李从训收为养子,得其真传,善画界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终成一代名家名垂画史。其传世名作《花篮图》《骷髅幻戏图》《货郎图》皆为宋画精品。此幅《赤壁图》与南宋佚名画家所作方幅青绿本《赤壁图》极其相似,画中人物形貌、山石布局、甚至连水浪的位置都如出一辙。两图虽构图造型相类,但风格、画法却相去甚远。本画与青绿本相比,用笔苍劲质朴,青绿本则是细致流畅;从画面效果来看,本画沉静凝重有北宋遗风,而青绿本工整华丽已属南宋院体画讲求精工之画法。由此推断此本《赤壁赋图》应当早于青绿本。

宋 佚名 风雨归舟图
绢本 25.6×25.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风雨归舟图》,绢本,25.6×25.3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为许道宁所作。关于此图在本专栏的第十四期《宋代李成风格山水小品画》一文中已有解读,在此不再赘述。这是一幅表现雨雾迷濛非常出色的作品,画中对水波的描绘极为精彩。水纹由近及远,通过波纹的疏密变化巧妙地表现了出来。波纹的结构处理生动自然,左边为单线右边为双线,画出了大风自左向右吹的状态。在墨色的运用上,作者选以淡墨来表现水波,更好地突出山石主体,符合了山实水虚的规律
黄鹂,女,汉族,中国实力派著名书画家,1957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书画之省),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多年来笔耕不辍,师法众家之长成一家,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书画艺术风格,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学习形成深厚的造诣。专业社会艺术成就及职务:国家一级书画家、国家高级美术…
在黔东的灵山秀水间,艺术的生命力如同山间清泉,静静流淌,默默滋养。而冯树发先生,正是这股生命力的守护者与引路人。他以笔名“黔石”自勉,如石般坚韧,扎根乡土数十载,以笔墨书写个人艺术情怀,更以书院为基,为无数孩子点亮了通往艺术殿堂的星光。“黔石”的坚守:…
冯毅:书法家,生于书香门第,却躬耕于陇亩之间;他,手握锄头,却能挥洒出惊鸿游龙。他是冯毅,一位将生命根植于大地,将灵魂寄托于翰墨的农民书法家。家学为根,笔墨为种1956年,冯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学熏陶,笔、墨、纸、砚便成了他最亲密的玩伴。这种源自…
——迟来的祝贺:图书《山海经》荣获“出版奖”现代艺术大师郭泰来先生以其恢宏的“上古三经”绘画系列,完成了一场他与先贤智者们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对话。《山海经》荣获第五届香港出版双年奖的“出版奖”,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该艺术作品在出版界的卓越成就,而且通过香港…
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位以笔墨传承齐派神韵、以行动推动文化传播的艺术家——张香群。她1965年生于四川,自幼浸润墨香,后系统研习花鸟画,成为齐白石大写意艺术的再传弟子。2006年,她正式拜入李苦禅入室弟子郑樵门下,深得齐派精髓,并受王鸿畔、闫大智等多位名家指导,…
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她不仅以精湛的笔墨传承着东方文化的千年文脉,更以满腔热忱投身于公益事业,用行动诠释着一位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她,就是来自长春市的书法家——郭丽明老师。 师承名门,扎根传统郭丽明老师生于1956年,作为齐白石艺术的再传弟子,她深得…
谢之来,字号:澄心居士,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书画之乡李兴镇,自幼酷爱书法,追随名师学习书法,受到上海书法家协会张敖脐老师的亲自指点,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研究学习,最终天不负有心人,书法作品有着突飞猛进的造诣,连续多次被国内以及省市内的书法文化…
在机器雕刻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位艺术家依然坚守着“以刀为笔”的古老契约,在坚硬的铜面上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他以手抵刀,直接刻铜,心手相应,在铿锵声中赋予冰冷的金属以书画的韵味与生命的温度。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誉…
秦卫锋,一位在当代中国画坛稳步前行、以其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艺术语言受到关注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之路,始于西北,成于岭南,是一条坚守传统、默默耕耘的踏实之路。艺术之路:从学院体系到专业领域1980年,秦卫锋生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商洛市。这片承载着秦楚文化…
在江苏常州的园林艺术圈,徐大龙的名字,已成为园林艺术中“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符号。作为亚洲文化首席艺术主席与中国园林技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以双手雕琢盆景之形,更以一颗匠心为笔,让沉睡的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他的艺术人生,已被镌刻入《文化强国 国家名…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郭泰来“西有毕加索,东有郭泰来”去年就开始热炒,至今热度未尽。这个话题至少表明,郭泰来如同百年前的毕加索,已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并创立了堪比毕加索“立体主义”地位的“永生主义”体系。他创立的“永生主义”全美学体系,不仅标志…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星河中,江苏常州籍研究员诸学之始终以沉稳姿态闪耀。身为《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编委、“中国文化典范人物”,他以诗书画乐为笔、文史编撰为卷,践行文化使命,事迹获《中华英才》《中华脊梁》及央视专题报道,个人资料更在北京地铁《艺脉传…
他,以工笔花鸟为心之所向,在尺素之间精耕细作数十载;他,承名师衣钵,融汇传统与现代,绘就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他,就是备受瞩目的工笔花鸟画家——于度先生。于度先生生于1945年,早年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系统进修,奠定了坚实的艺术根基。求学期间,…
陈涛,笔名位声,男,汉族,河南信阳人,97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现郑州大学工学院)。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多年来笔耕不辍,对各种书体均有涉猎,经常临摹各种古代书法名家书帖,以欧、颜、柳、赵、苏、黄、米、蔡,以及二王为书法学习中的启蒙学习代表,经过多年学习、…
李华菊,女,汉族,1953年生于河南郑州,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礼艺术特邀艺术顾问、兰亭书法网研究员、世界名人书画网艺术家、实力派著名书画艺术家、艺术品拍卖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