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区域文化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娄底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袁杰伟著的长篇报告文学《毛板船》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毛板船是世界上唯一时段(1799―1959)、唯一河段(资江至益阳、经洞庭湖至汉口)存在的巨型专运煤炭的船只,也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性使用的船只,创造了世界航运史上的奇迹。毛板船160年的航运史,是梅山地区(即今雪峰山地区)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求生存、求温饱、求脱贫的血泪史,也是梅山人创造世界航运奇迹的传奇史。
据了解,《毛板船》以“撑着石头打浮球”的严谨态度,以反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梅山船商和水手们勇于创新、敢于冒险、不畏艰难困苦的霸蛮精神为主线,全景式地描述了160年间巨无霸毛板船在资江、洞庭湖、长江航运的壮观场景,全过程描述了汉口码头一百多年争夺战的激烈、血拼、壮观的场面,生动地展现了梅山武术名家在这一百多年争夺战争所发挥的作用,同时对梅山武术的挖掘也非常深刻。
与此同时,《毛板船》延展性地展开了对毛板船航运史给梅山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毛板船航运史对湘军统帅曾国藩、唤醒国人觉醒的陈天华以及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及孙中山本人的影响。《毛板船》对“后毛板船时代”即解放后汉口码头收归军管,国家1959年修建柘溪水电站使毛板船成为历史,国家对毛板船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进行了简要而精准的叙述。全书给读者呈现了一幅160年的波澜壮阔的资江、洞庭、长江航运,商业传奇、武术争霸的历史画卷。
作者袁杰伟是早年听过许多关于毛板船的传说,他于2018年将这个选题申报该年度湖南省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获批后,2019年7月以在《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发表短篇报告文学《梅山毛板船》结题。此后,袁杰伟继续深入挖掘,写了2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毛板船》初稿,再经四易其稿,于今年7月交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评论家、湖南大学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章罗生教授在湖南日报新媒体《新湖南》发文认为,《毛板船》是一部具有浓郁乡土、民族特色的新史传报告。《毛板船》是文学报告,而且是联系“现实”而以“历史”为主的史传报告,它既有小说的人物描写与故事情节,又有散文的写景抒情与“形散神联”,还有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常见的传奇与神秘等,因而是一种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的“新”史传报告。而“毛板船”这一题材不仅重大而且独特:它为新化人首创,是世界上唯一一次性使用的巨型船舶,且只存在于1799—1959年的160年间;是新化人为了将本地煤炭经资江运往汉阳而“逼”出来的生存之“法器”。因此,作品不但记述了“毛板船”从诞生、发展到消亡的160年历史,而且写了1959年后的移民与乡村经济,及“我”对毛板船“活口”的寻访等;不但写了新化山区的人文地理及贫困与反贫困,而且重点写了新化人—宝庆帮等湖南人在汉口的商贸、生存等艰难实况,包括与安徽帮等外地人为争夺码头等地盘而进行的各种斗争等。如此,作品就写到梅山武术、武师争霸、地域文化与江湖社会,也写到资江地理、洞庭风光、汉阳商会与湘楚历史。在风格形式方面,作品融汇古今、“虚”“实”一体,用小说笔法而不露匠气,写传奇故事而不夸张,重人物描写而不渲染,有“文化”“理性”而不“掉书袋”。总之,作品涉及文、史、经、哲等方面,知识密度大,且人物鲜明、故事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与民族特色等。(文/图 何建明)
在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艺术长河中,书法作为汉字美学的最高表现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基因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书坛,赵仰柴先生以其深厚的家学渊源、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卓然的艺术成就,树立了一位学者型书法家的典范。他1950年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长安,自幼浸润于翰…
在当代中国画坛,张安民先生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独特的道家情怀和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构筑起一座融通古今、横跨中西的艺术丰碑。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道家中国画院院长,他不仅承袭了千年书画正统,更以廿一载武当隐居的修行生活,将道家哲学融入笔墨丹青,开创出独具风…
在当代中国艺坛,段京良先生以其深厚的书法篆刻造诣与五十余载沉潜艺事的执着精神,成为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作为一位高级技师书法篆刻家,他不仅技艺精湛,更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时代脉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世界展示中国书画篆刻艺术的永恒魅力。段京良先生的艺术之路…
在当代中国画坛,相根路先生以其笔下气韵生动的山水与姿态万千的牡丹而独树一帜。作为齐白石的再传弟子,他深得中国画传统精髓,又融汇个人感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其山水画作,层峦叠嶂间蕴含着雄浑正气与深邃哲思,可谓“有魂”;其牡丹作品,于富丽堂皇中透出…
黄鹂,女,汉族,中国实力派著名书画家,1957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书画之省),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多年来笔耕不辍,师法众家之长成一家,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书画艺术风格,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学习形成深厚的造诣。专业社会艺术成就及职务:国家一级书画家、国家高级美术…
在黔东的灵山秀水间,艺术的生命力如同山间清泉,静静流淌,默默滋养。而冯树发先生,正是这股生命力的守护者与引路人。他以笔名“黔石”自勉,如石般坚韧,扎根乡土数十载,以笔墨书写个人艺术情怀,更以书院为基,为无数孩子点亮了通往艺术殿堂的星光。“黔石”的坚守:…
冯毅:书法家,生于书香门第,却躬耕于陇亩之间;他,手握锄头,却能挥洒出惊鸿游龙。他是冯毅,一位将生命根植于大地,将灵魂寄托于翰墨的农民书法家。家学为根,笔墨为种1956年,冯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学熏陶,笔、墨、纸、砚便成了他最亲密的玩伴。这种源自…
——迟来的祝贺:图书《山海经》荣获“出版奖”现代艺术大师郭泰来先生以其恢宏的“上古三经”绘画系列,完成了一场他与先贤智者们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对话。《山海经》荣获第五届香港出版双年奖的“出版奖”,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该艺术作品在出版界的卓越成就,而且通过香港…
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位以笔墨传承齐派神韵、以行动推动文化传播的艺术家——张香群。她1965年生于四川,自幼浸润墨香,后系统研习花鸟画,成为齐白石大写意艺术的再传弟子。2006年,她正式拜入李苦禅入室弟子郑樵门下,深得齐派精髓,并受王鸿畔、闫大智等多位名家指导,…
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她不仅以精湛的笔墨传承着东方文化的千年文脉,更以满腔热忱投身于公益事业,用行动诠释着一位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她,就是来自长春市的书法家——郭丽明老师。 师承名门,扎根传统郭丽明老师生于1956年,作为齐白石艺术的再传弟子,她深得…
谢之来,字号:澄心居士,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书画之乡李兴镇,自幼酷爱书法,追随名师学习书法,受到上海书法家协会张敖脐老师的亲自指点,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研究学习,最终天不负有心人,书法作品有着突飞猛进的造诣,连续多次被国内以及省市内的书法文化…
在机器雕刻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位艺术家依然坚守着“以刀为笔”的古老契约,在坚硬的铜面上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他以手抵刀,直接刻铜,心手相应,在铿锵声中赋予冰冷的金属以书画的韵味与生命的温度。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誉…
秦卫锋,一位在当代中国画坛稳步前行、以其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艺术语言受到关注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之路,始于西北,成于岭南,是一条坚守传统、默默耕耘的踏实之路。艺术之路:从学院体系到专业领域1980年,秦卫锋生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商洛市。这片承载着秦楚文化…
在江苏常州的园林艺术圈,徐大龙的名字,已成为园林艺术中“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符号。作为亚洲文化首席艺术主席与中国园林技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以双手雕琢盆景之形,更以一颗匠心为笔,让沉睡的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他的艺术人生,已被镌刻入《文化强国 国家名…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郭泰来“西有毕加索,东有郭泰来”去年就开始热炒,至今热度未尽。这个话题至少表明,郭泰来如同百年前的毕加索,已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并创立了堪比毕加索“立体主义”地位的“永生主义”体系。他创立的“永生主义”全美学体系,不仅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