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其中,粉彩最为美艳多彩,而粉彩瓷制作中的扒花工艺更是细腻妙绝,令人惊艳。景德镇艺人谓耙花,釉面图案用绣花针,一针一针精工细作刻画漂亮而又最流畅的卷草图案。但对匠人而言,是一种重复、枯燥、细致的苦活,学习者寥寥无几。而在江西景德镇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恪守工匠精神,甘于寂寞,琴瑟和鸣让釉色生辉,他们继承传统工艺〝粉彩扒花〞工艺,坚持在传承中寻求发展,将陶瓷特有的质感与材质美尽至发挥,他们就是有着“耙花侠侣”之称的瓷坛伉俪余叨利、郑霞夫妇。
对于余叨利、郑霞夫妇而言,两人在艺术上的相互碰撞、启发乃至帮助,往往使得彼此成就,在瓷器艺术的道路上他们相互扶持、共同成长。他们在生活中相互包容和欣赏,在〝粉彩扒花〞工艺创作上又有自己的理念和坚持。更为重要的是,“瓷坛伉俪”之间缠绵的爱情、互相扶助、共同奋斗、艰苦创业的故事也铸就了一段段广为流传的佳话,从而在他们的〝粉彩扒花〞工艺世界之外,也生发出更高层次的人文价值。
平时一心创作不善言语的余叨利说起〝粉彩扒花〞工艺却如数家珍,扒花是珐琅彩瓷器常用的一种装饰方法,又叫粉彩轧道瓷。扒花陶瓷制品是乾隆年间工艺最细致的高档品,是由在高温烧制的白瓷上,由人工慢慢地均匀吹釉,再用针装工具细细的刻画纹饰,然后再进行低温的烧制。这种瓷器的特点是画面阴阳突出,浓淡分明,立体感强,色泽柔和淡雅又明亮。此外,扒花是不可以打底稿的,不像彩绘可以擦掉重画。瞧瞧老艺人扒花时的工作状态,凝神静气,手中稳稳拿住扒花针,眼睛紧紧盯住器物,从落针到收针几乎是一气呵成,而且花纹大小均匀一致。因为一个细小的失误,就有可能破坏整件器物的美观。比如哪一针稍重,有可能在烧制后,造成局部的小片釉彩剥落。对于“扒花”工艺而言,则意味着全部的失败。
谈及家庭生活,郑叨利却颇多感慨,多年来,夫妇俩在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家庭生活上也趋于平稳,虽然谈不上富裕,但已过了为了柴米油盐而殚心积虑的日子。事业有成后,这对“耙花侠侣”却秉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理念,多年来夫妻俩一直持续从事着慈善事业,坚持一点一滴地回报社会,坚信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海,这一坚持就是十余年,总总善举得到了社会上各方面的认可。
“琴瑟和鸣 再奏瓷坛伉俪恩爱之歌,釉色生辉”再现〝粉彩扒花〞侠侣传奇。余叨利、郑霞夫妻相爱相扶成立了归景堂瓷艺工作室,在传统的扒花工艺流程上坚持几十年,被评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陶瓷艺术的见地非常独特,从喜欢陶瓷到从事陶瓷再到了解陶瓷,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在陶瓷艺术方面的浸淫,使得夫妻俩的陶瓷扒花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董连文)
人物档案
余叨利,艺名听雨,毕业景德镇市陶瓷职工大学。自幼酷爱陶瓷艺术,拜扒花大王张文月为师。后入职艺术瓷厂美研所,现为美协会员,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信息艺术系客座教授。其作品风格深得张文月先生真传。精通扒花工艺,从艺多年来一直钻研景德镇扒花技巧,其工艺水平在在景德镇也很有名气。如果有幸观其作品的无不叫人开口叫绝,惊叹不已,被这种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所折服。
郑霞,艺名云嫣,师从扒花大王张文月。国家陶瓷装饰一级技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金银大奖。郑霞的作品融入了大量文化元素,将传统的陶瓷艺术工艺与现代化审美观念进行结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既有丰富的色彩感官,又具备完美主义者的审美角度,不论是意境还是工艺,都力求每一件作品能接近完美。她的作品追求文人画的意境,将诗书画印相结合,以诗入画,以画寄情,作品皆有自我独创的表现风格,浑然天成的作品深受喜爱陶瓷艺术之人的追捧赞赏。
上一篇:绘如意——大红袍艺术家杨军作品展
2025年,我们满怀热忱地为您呈上这场聚焦中国书画巅峰之作的盛宴——聚焦中国书画顶级收藏风向标:艺术家吴广华。中国书画,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凝聚着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在岁月的流转中,艺术大师们以其独特的才情和精湛的技艺,赋予了笔墨纸砚鲜活的生…
东方毕加索再启新章:郭泰来“永生主义”画展郭泰来来了,他又来了!踏着正步,携着一场气势磅礴的现代艺术风暴来了!去年下半年,那场引发全球艺术界震撼的“西有毕加索,东有郭泰来”和在香港举办的《中国易经》现代艺术大展,这场艺术盛宴如汹涌浪潮般,在中国大地持续…
何海波,45岁,1980年出生于安徽怀远,自幼受家学熏陶,后进修于西安交通大学,他喜爱书法,在中书协名师的指点下临写邓石如、欧阳询、等名家的作品,至今已有多年的书法研究经历。作品入展抗战胜利 80周年第十三届中国梦想杯书画展,秦韵杯全国书画大赛。他是国家高级书…
朱芳魁(小名朱季),男,1966年出生开封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一级高级技师、河南省乡村工匠、河南省民进工艺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开封市民协副主席、开封市工美协会副会长、开封市官瓷协会副会长、开封市菊花官瓷工程研发中心…
《中国当代美育教育先驱》介绍:美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民审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当代美育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孙玉娜的艺术造诣深厚、卓越的教育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美育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当代美育教育先驱》介绍:美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民审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当代美育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赵大鹏的艺术造诣深厚、卓越的教育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美育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康健男,笔名:艺雅轩,男,汉族,天津市宁河区人士,毕业于天津市美术学院,国画师承于新疆天山书画院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耿庆力,书画装裱师承于著名装裱师白静美,雕塑师承于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雕塑系主任陈钢教授。康健男被誉为当代青年书画家。艺术擅长:中国…
《中国当代美育教育先驱》介绍:美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民审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当代美育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刘远鹏的艺术造诣深厚、卓越的教育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美育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兴隆,字:懷谷,號:懷古堂主。男,汉族。1954年生,秦皇岛市北戴河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兴隆老师在校师承游寿授教,研习古圣贤书墨,多临碑文,多年笔耕不辍。陈兴隆老师书画(国画)润格30000CNY(一平尺),其艺术…
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位来自黑土地的女艺术家,以其细腻精湛的笔触、雄浑博大的气韵和热爱自然的赤子之心,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赞誉。她,就是国家一级美术师、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爱慈女士。深耕传统 学院淬炼铸根基刘爱慈,原名刘丽丽,自幼便显露出对绘画的非凡…
2025年,我们满怀热忱地为您呈上这场聚焦中国书画巅峰之作的盛宴——聚焦中国书画顶级收藏风向标:艺术家道金平。中国书画,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凝聚着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在岁月的流转中,艺术大师们以其独特的才情和精湛的技艺,赋予了笔墨纸砚鲜活的生…
据了解,画家刘荣奎先生的八幅山水画作品及艺术简介已入编由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书画巨匠》大型艺术文献。同期入编的还有书法大家沈鹏、诗书画家刘大为以及文人画巨匠范曾等三位艺术名家。《中国当代书画巨匠》:记录时代艺术高峰的典范之作中国古籍出版社…
辛品,笔名:汗青,男,汉族,1964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现为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高级书法师、华人书画艺术家协会(終身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工作、华中科技大学高级书法教师等。艺术成就:2017年11月参加“翰墨飘香”第四届中国国际…
尚旭东,笔名:尚书房,男,汉族,1968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9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后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文学学士,2003年5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
孙列欣,笔名:子枫、字号:无涯,男,汉族,1968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鸟虫篆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国礼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