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2025-10-20 15:10:27

01.jpg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星河中,江苏常州籍研究员诸学之始终以沉稳姿态闪耀。身为《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编委、“中国文化典范人物”,他以诗书画乐为笔、文史编撰为卷,践行文化使命,事迹获《中华英才》《中华脊梁》及央视专题报道,个人资料更在北京地铁《艺脉传承》与天安门地区展播,成为文化传播领域的标杆人物。

02.jpg

七岁启蒙习画的诸学之,始终视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根脉。他先钻研宋代山水花鸟的严谨技法,后融入明清文人画的灵动气韵,终成独特艺术风格:山水画清奇空灵,观之如临其境;花鸟画重笔墨意趣,寥寥数笔尽显鲜活。2024年,其代表作《烟水亭》斩获巴黎国际艺术大赛金奖;2025年,《溪山行旅》再夺达芬奇国际艺术金奖。国际奖项不仅印证他的绘画造诣,更让中国绘画的东方魅力走向世界,彰显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音乐创作是他传播文化的另一重要路径。他打破地域与文化界限,携手两岸及欧美创作者,推出《思乡吟》等作品。这些作品融合宋词元曲的古典风韵与当代音乐气息,旋律间满是文化共鸣,不仅在国内广受喜爱,更在多国流传,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声音桥梁”。

03.jpg

若说艺术是“情之所寄”,文史编撰便是诸学之的“责之所系”。多年来,他深度参与数十部文史典籍编撰,这些典籍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内容严谨、底蕴深厚,部分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全球名校收藏。他的事迹入编《中国艺术领袖》《世界美术教育发展史》等史册,作品还载入“文化强国 国家名片”项目,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实力的重要窗口。2025年,他更荣获胡润全球艺术金奖,为其文化实践再添重彩。

从笔墨丹青到旋律悠扬,从典籍编撰到文化传播,诸学之以多元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也为更多文化践行者树立了可学可做的榜样。

艺术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