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淑瞻,1934年生,浙江永康人,系中国农学会会员,农艺师、高级摄影师、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研究院高级院士、国家一级艺术家,中国美协会员,现任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中国数字艺术馆馆长、中国民族文化诗书画艺术委员会终身主席、中国国学书画协会会长等职。


1955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农业局工作,1990年退休于浙江杭州富阳区农业局。先后获奖100多次,退休前40多次。曾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退休后60多次,荣获国际级10次、国家级56次、特等奖11次、金奖28次刊登诗书画书籍75次,其中有的发行至全国、全球。《国学儒源大典》发行134个国家。国家编印的《一带一路一国礼》发至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孝经”习主席在十八大时指示,要以德治国、来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中国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至全国青少年和大中小学“富春江晚霞”论文被评为行业理论思想“先驱人物”,荣获“毛泽东思想理论导师”的荣誉称号。2014年12月21-22日,参加“中韩书画名家联展”,结下中韩艺术文化之缘。2016年被中国传统艺术研究会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2017年2月被华夏出版社评为人品高洁、艺德高尚的金像奖“金奖”,中国数字艺术馆2017年10月主办的2016年度中国艺术荣获“金马奖”,此书的主编、封面人物。2018年1月12-14日在李苦禅艺术馆,展出俞淑瞻个人大型书画展102幅,受到艺术界的好评,2018年1月18日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俞淑瞻同志“十九大文艺代表”荣誉称号,用书画艺术积极与沈鹏老师参与评击香港暴乱爱国运动,曾获“爱国主义奖章”。在抗疫期间,听党的话,守在家,用艺术创作抗疫作品20幅出版在“翰墨大爱絲绸珍藏艺术抗疫”及各大媒体,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在新时代频繁兴起的各种艺术潮流中,俞淑瞻老师以其大家风范,表现出一种岿然不动的气度。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自然与她独特的创作理念分不开。以她作品中纯正、浓郁的传统绘画韵味,为当下的中国画坛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清新之气,让几十年来几经迷失、渐行渐远的传统绘画有了一个别样的坐标。葛凤兰的绘画艺术作为传统文人画体系的延续,做到了山水、花鸟、人物样样皆精。其中,她的意笔花鸟画最具代表性,其简括、大气的写意人物深具中国传统绘画范式和韵味,令人过目倾心。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笔墨形式的描摹与营造,她更注重直觉与心性的表达。她十分注重绘画的修养,不断提升线条的质感与丰富性。在俞淑瞻老师看来,写作绝不仅仅是笔墨之事。技法和纸上的工夫相对易学,但中国画要表达的境界和精气神却只能靠长期的修炼、砥砺和开悟。这就要求画家具有相当的画外功夫或者笔墨线条技法之外的修养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思想的导引,使得她成为一个国学功底十分扎实的实力派书画家。


俞淑瞻近年创作的一批大写意花鸟作品。令人振奋的是,她的大写意花鸟落墨为格,清新刚健、风姿绰约、野逸放达、既有骨力,又见墨韵风神,在激情四溢中喷发出一种不同寻常的阳刚之气。她笔下的孔雀、翠鸟、锦鸡、芦雁以及牡丹、荷花、喜鹊、石榴、梅花等等花鸟,无不以精炼的笔墨,通过对水和墨的干湿浓淡变化的恰当把握,生意盎然的涂抹出物象的形态、神气、质感、量感、空间感、又极富画家主观的意趣、情致、韵味、心态。他们不似自然中的此花此鸟,但又完全符合当代人心目中的审美理想;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意象造型,承古意多有新变。令人赏心悦目。








细细品味俞淑瞻的作品,一幅一景,一幅一情,一幅一趣,正如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题徐熙的《杏花》诗句,诗中云:“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当年的苏轼写的是前贤徐熙的“野逸”画风,此时用来表达对俞淑瞻艺术的感受,是何其相似乃尔。
人生的谱曲还在进行,生活还在前进,俞淑瞻的艺术人生必将更加精彩。

在当代中国画坛,有一位以笔墨传承齐派神韵、以行动推动文化传播的艺术家——张香群。她1965年生于四川,自幼浸润墨香,后系统研习花鸟画,成为齐白石大写意艺术的再传弟子。2006年,她正式拜入李苦禅入室弟子郑樵门下,深得齐派精髓,并受王鸿畔、闫大智等多位名家指导,…
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她不仅以精湛的笔墨传承着东方文化的千年文脉,更以满腔热忱投身于公益事业,用行动诠释着一位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她,就是来自长春市的书法家——郭丽明老师。 师承名门,扎根传统郭丽明老师生于1956年,作为齐白石艺术的再传弟子,她深得…
谢之来,字号:澄心居士,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书画之乡李兴镇,自幼酷爱书法,追随名师学习书法,受到上海书法家协会张敖脐老师的亲自指点,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研究学习,最终天不负有心人,书法作品有着突飞猛进的造诣,连续多次被国内以及省市内的书法文化…
在机器雕刻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位艺术家依然坚守着“以刀为笔”的古老契约,在坚硬的铜面上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他以手抵刀,直接刻铜,心手相应,在铿锵声中赋予冰冷的金属以书画的韵味与生命的温度。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誉…
秦卫锋,一位在当代中国画坛稳步前行、以其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艺术语言受到关注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之路,始于西北,成于岭南,是一条坚守传统、默默耕耘的踏实之路。艺术之路:从学院体系到专业领域1980年,秦卫锋生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商洛市。这片承载着秦楚文化…
在江苏常州的园林艺术圈,徐大龙的名字,已成为园林艺术中“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符号。作为亚洲文化首席艺术主席与中国园林技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以双手雕琢盆景之形,更以一颗匠心为笔,让沉睡的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他的艺术人生,已被镌刻入《文化强国 国家名…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郭泰来“西有毕加索,东有郭泰来”去年就开始热炒,至今热度未尽。这个话题至少表明,郭泰来如同百年前的毕加索,已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并创立了堪比毕加索“立体主义”地位的“永生主义”体系。他创立的“永生主义”全美学体系,不仅标志…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星河中,江苏常州籍研究员诸学之始终以沉稳姿态闪耀。身为《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编委、“中国文化典范人物”,他以诗书画乐为笔、文史编撰为卷,践行文化使命,事迹获《中华英才》《中华脊梁》及央视专题报道,个人资料更在北京地铁《艺脉传…
他,以工笔花鸟为心之所向,在尺素之间精耕细作数十载;他,承名师衣钵,融汇传统与现代,绘就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他,就是备受瞩目的工笔花鸟画家——于度先生。于度先生生于1945年,早年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系统进修,奠定了坚实的艺术根基。求学期间,…
陈涛,笔名位声,男,汉族,河南信阳人,97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现郑州大学工学院)。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多年来笔耕不辍,对各种书体均有涉猎,经常临摹各种古代书法名家书帖,以欧、颜、柳、赵、苏、黄、米、蔡,以及二王为书法学习中的启蒙学习代表,经过多年学习、…
李华菊,女,汉族,1953年生于河南郑州,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礼艺术特邀艺术顾问、兰亭书法网研究员、世界名人书画网艺术家、实力派著名书画艺术家、艺术品拍卖网推…
康健男,1996年2月生,天津宁河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国画师承于新疆天山书画院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耿庆力,书画装裱师承于著名装裱师白静美,雕塑师承于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雕塑系主任陈钢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
高文权,笔名:文权,斋号:艺墨轩,男 ,汉族,1969年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香港)书法家协会理事 、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礼艺术家 、兰亭书法网会员、市职工书协秘书长等。 高文权老师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受父亲熏陶…
陈延地,男,笔名:弘哲秀才,戏墨轩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临池泼墨,晴耕雨读,坚持至今40余载。力争在有生之年,将情感意志与性格融入到作品之中,达到师古不泥古的艺术境界。作品多被政府机构,企业家,国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现为:*中国书画产业研究基地专家组…
2025年,我们满怀热忱地为您呈上这场聚焦中国书画巅峰之作的盛宴——聚焦中国书画顶级收藏风向标:艺术家叶家祥。中国书画,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凝聚着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在岁月的流转中,艺术大师们以其独特的才情和精湛的技艺,赋予了笔墨纸砚鲜活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