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书画史上,有一位出了名的“差一点都不行”先生。他出生在吴村一个书香之家,他对待书法和绘画艺术,一丝不苟,他就是吴昌硕。胡适有一篇寓言,名为《差不多先生传》讽刺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凡事只要差不多”的中国人,而“差一点都不行”是艺术的标高,也是吴昌…
米万锺,字仲诏,号友石、湛园,文石居士、海淀渔长、研山山长,北京人。米万锺是书法大家米芾的后裔,他在万历二十三年考中进士。后历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米万锺尤其擅长工书画,有家境之祖风风气。他笔下的山水细润精工,花卉宗陈淳,风雅绝伦,行草得米家法。不…
一、美与丑艺术的审美,常常令大众迷惑不解,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形式,并非一定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与习惯,有时甚至离大众的要求距离甚远。看过19世纪西方艺术家罗丹的雕塑作品《思》,那种细腻、素净的创作手法,让人感觉美不胜收。但有谁会想到, 能创作如此美的雕塑的罗…
本网迅, 2018年12月,“吴东魁先生甘肃捐赠助学仪式”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嘉毅,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世珍出席捐助仪式。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对吴东魁先生来甘肃捐资助学表示感谢,他…
(世界名人书画网 编辑:海燕)《马拉之死》是1973年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创作的一幅描写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因为社会革命而遇害的雅各宾派领袖马拉被刺杀时的情景油画作品。《马拉之死》创作的背景也就是在法国这一动荡、血腥的变革时期下,当时法国国…
无论在画画,赏画,还是评画,鉴画,都离不开“气韵”一词。真正的气韵究竟来自哪里呢?郭若虚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显然气韵与“游心”相关,这“心”是否与脏器之“心”一致呢。笔者以为作为脏器的“心”,是血肉之物,是供应血液流遍全身的发动机。作为脏器的“…
近现代中国书画史上有一位出了名的“差一点都不行”先生,他出生在吴村一个书香之家,他对待书法和绘画艺术一丝不苟,他就是吴昌硕。为何称他为“差一点都不行”先生?有一天,朱复戡来到吴昌硕家请益艺事,吴昌硕便停下手中的活儿,让儿子吴迈帮他把刚写好的字盖上印,等…
赵孟頫,字子昂,晚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现今湖州)人。元代书画大家,书法各体兼工,其行楷尤为著名,秀丽遒润世称赵体,于后世影响极大。赵孟頫官至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的《汲黯传》就连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较钟繇其他作品,《宣示表》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钟繇《宣示表》中的书法给人一种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宣示表》单字
《汲黯传》被认为,是传世赵孟頫的小楷名篇,现藏日本东京永青文库。赵孟頫自称“此作有唐人之遗风,仿佛得其笔意如此”。《汲黯传》瑰丽挺拔,颇具晋唐风韵。楷法精绝,或疑其轨方峻劲,不类公书。赵孟頫《汲黯传》
李建军,字秦耕,号塬上堂主,汉族,生于1966年3月9日,祖籍陕西咸阳。毕业于江西华东地质学院(现江西东华理工大学)地质系,高级工程师,党员。自幼酷爱绘画,通过自学,研习传统笔墨。后来师从桂林师大李长田、民革桂林画院郑发生、四川成都职业画家周武元、中国人民大…
(世界名人书画网 编辑:海燕)2019年1月5日,刘松森先生正式加入中国国际名人艺术书画家协会。在这新的一年里刚刚到来,刘松森先生就收到了由中国国际名人艺术书画家协会颁发的中国国际名人艺术书画家协会会员证书。刘松森,男,汉族,1957年生于河南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
杨奕然山东曲阜人。山东省书协会员、女书法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年书协会员。儿时受祖父熏陶,对书法和二胡产生了兴趣。记忆中,祖父常骑着横梁自行车带我游玩,路上教我哼唱二胡曲谱,到家后便一笔一画教我写字。祖父常说“音乐和书法是相通的”,然而年幼的我并不懂其…
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小寒时节,又正值三九隆冬之际,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小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小寒的到来,一般北方就是天寒地冻,就连温润的南方大多数地区都变得霜雪交加。这可真不愧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到了…
民国六年(1917),全椒积玉桥因桥重修清理桥墩时,发现散见桥石中的残字石刻,每石一字,达千余字。积玉桥石刻字迹结构奇古,经当时金石家李瑞清、曾熙鉴赏评价其字古厚浑朴,有汉魏神韵,论为“萧梁人手笔,与鹤铭同时”。积玉桥残刻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