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稿 作者:丹青居士 2019-01-08 11:01:37

中国画

无论在画画,赏画,还是评画,鉴画,都离不开“气韵”一词。

真正的气韵究竟来自哪里呢?郭若虚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显然气韵与“游心”相关,这“心”是否与脏器之“心”一致呢。笔者以为作为脏器的“心”,是血肉之物,是供应血液流遍全身的发动机。作为脏器的“心”可以作为医学教学图谱,供学生们使用。但是郭若虚的“气韵本乎游心”的“游心”,显然是一种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精神气质范畴上的概念。“游”作何解呢,中华大字典上说,游有六方面意思。其一“游”是指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比如游泳,游水。其二,“游” 是指不固定。比如游资,游走,游牧,游学,游子。 其三“游”是指河流的一段。如上游,中游,下游。 其四“游”是指交往,来往。比如交游。其五“游” 是指从容地行走。如周游,游历。游记,游山玩水。其六“游”是指姓。除了用作“姓氏”和“地域”之外,所有关于“游”的注释,都是“动”的意思。但是对于中国画学当中的气韵而言,这种“动”是气韵的核心部分,应该是一种思想、意识、境界的生发和化育。是肉眼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极赋生命力的一种精神气质的蓬勃生长。

中国画

吴承恩的书中朋友孙悟空,为确保师父安全,扮作唐僧。当着妖精的面,毫不畏惧的一一把“心”掏出来。说“这是悲天悯人的仁心,这是救苦救难的佛心,这是降妖伏魔的决心……”。这时孙悟空的“心”已经不是依附在肉身上的心脏。而是情感,意志的化身。此时中国画的气韵,与孙悟空一一掏出的“仁心”“佛心”“决心”一样,那是高明的画家将某种精神化育成人生之中的某种力量。

中国画

古人说气韵是天生的。就大千世界,万千物种而言,气韵,恍兮惚兮,但它一定是与万千物种一起降临世间的。比如在荆浩眼里:“松之生也,枉而不曲,匪生匪翠,从微自直,萌心不低”。在宗炳眼里:“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者之乐也”。在石涛眼里:“风云者,天之束缚山川也,水石者,地之激越山川也”。荆浩也罢,王微也罢,石涛一画论也罢。在我看来,气韵广布天下,随处可见。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石一沙,或趴,或卧,或蹲,或立,或开,或闭,或笑,或吟,或将谢,或未谢,或阴阳,或明晦均暗藏天性。

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气韵,说到底还是与中国浓厚的“物化”传统息息相关。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人与物没有鲜明的界限。“天人合一”是这种思想的源头。比如,人的气质是人所具有的一种飘渺的而又妙不可言的感觉。对中国画而言,这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如同出轴的云一般氤氲在画面上。同样,物的内在气质,也是物本身存在的微妙天性,比如地势坤,厚德载物,这是地本身存在的宽厚包容的性情,所谓博厚者地之衡也。天行健,自强不息,这是天一种砥砺前行,努力奋进的天性,所谓高明者,天之权也。古人说:夫画,显日月之不照,穷天地之不至。这就是天地本身存在的自然思想境界在中国画中的聚则成形。如果从这种体认来看中国绘画,我们所看到的物像,更多的是画外之意。那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与追求。所以作为中国绘画中的气韵,乃是道一贯之的感觉。或妙不可言,或气吞万里,或……

中国画

“香”靠味觉方可获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没有形态。在人们的感知世界里,它是幽深难于观察到的气体。所以古人说:“香令人幽”。酒与人的关系很微妙,中国大智慧者,是在幽静的月下品酒赏月的,所以“酒”令人远。盛衰聚散、喜怒哀乐的感觉在中国画的拟人笔法中得到化育与觉醒。琴令人寂,月令人孤,棋令人闲,雪令人旷,剑令人悲……。一种思想境界总是在人的心灵深处若隐若现。中国画就是将这种若隐若现的思想化育为寂、孤、闲、旷、悲……智慧。

中国画

苏轼说,观马要看神骏之气。中国画的上品佳作,都具有很深的妙不可言的文化思想内涵。

中国画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那怕是到了今天,出名的大画家,并非单纯的“职业画家”。有幸进入画史的画家大多是学识渊博,思想境界高尚的学者。远了看,顾恺之,吴道子,苏轼,石涛那个不是满腹经纶的大师。近了看徐悲鸿、傅抱石、齐白石、李可染那个不是修养高深的当代学者。从他们的水墨迹化看,画画就是修心,修性,修为,修身。

中国画

元四家之一的吴镇,有一首沁园春 题画骷髅词,把绘画修行的个中滋味说的很透:“……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土一丘。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吴镇,元四家之一,这位“梅花道人”博通经史,游戏市井,卜卦问道,清高孤洁,拒以画媚世,不管富贵豪门,索画者坚拒之。修身,修心,修为的结果,就是“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把人生看淡了,其艺术风格则清淳、平实。可见一种思想境界的诞生就来自某种修养。

气韵,来自天意或天性,来自文化传承,来自画家自身的修养。

丹青居士

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