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2020-12-02 06:12:48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素以兼长宗教、人物、山水、风俗和史实画而著称,然尤以人物画贯其长虹,可称为华夏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位人物画家。这位被后世称作“有苍生来所无”的文人画家,在一些有限的传记史料中记载着其许多为人所乐道的事迹。所谓“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即指他才赋的高卓而言。他少年早成,不仅善画,而且善书、诗、赋;在艺术修养和学术知识方面,都为人所称道,故而时人有“痴黠各半”的评语。

晋哀帝兴宁二年(364),京师修造瓦棺寺,寺僧们向社会各界求布施,在捐款项中,没有一个名门大户是超过十万的,唯独顾恺之提笔写了百万。住持感到吃惊,知道他并不是那么有钱,因此请他重写捐款。顾恺之不答应,却请寺庙为他留出白壁一间。他入寺闭户,月余不出,画了一幅佛经中传说的学识渊博的居士像——维摩诘。肖像完成后留下两只眼睛没有画,他令寺僧打开庙门,随敬香的施主为维摩诘点睛而慷慨布施。佛寺开后,这堵“光照一寺”的壁画,吸引了大量观客,不几天,“施者填咽,俄而得钱百万”。无怪唐代的杜甫见了,也不禁吟颂出“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维摩诘号金粟如来,虎头即顾恺之小字)的句子来了。

顾恺之在描绘同时代的一些人物形象时,颇能注意人物的特点与个性。有一次,他绘画裴楷的脸容,颊上特意绘三根毫毛,以此来加强对象的神貌,使观者觉得“神明殊胜”,栩栩如生。

李学朴:顾恺之书画中的“三绝”

《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作

顾恺之画人物,最得意的功夫是点睛。他为人画扇作嵇阮像都不点眼睛,有人指出,他答道,“哪可点睛,点眼便语”,有时他画的肖像,竟至数年也不点睛。当人们追问他原因时,他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是晋代一句俗语,是“这个”的意思,此处即指眼睛)。本来人的眼睛是最能传达人的内心感情与精神状态的,他之所以长时间不打开这扇“心灵之窗”,主要是为了体会对象的神情气质,直到成熟,才予下笔。这种慎重的写实态度,说明他作画的严谨。

李学朴:顾恺之书画中的“三绝”

《斫琴图》,传顾恺之作

顾恺之的美术作品,见诸于史料的很多,如唐代的《贞观公私画史》《历代名画记》,宋代的《宣和画谱》,都记录着他曾画过的一些人物、动植物、风景题材,而所画人物,多半是他的同时代人。他喜欢描绘才华出众、曾以激越的言词和行动主张个性解放的知识分子,或者对汉代以来的腐朽虚伪的封建礼教发出过抗议的“名士”。他的杰作在唐宋时代保存还很多,到了元代,便逐渐减少了,至清初,卞永誉所著的《式古堂书画汇考》还收录了他五幅画,有《女史箴图》《黄初平牧牛图》《净名天女图》《清夜游西园图》《洛神赋图卷》,可是现在得以保存的,可以视为他本人的杰作,可能只有《洛神赋图卷》和《女史箴图》了。

李学朴:顾恺之书画中的“三绝”

《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作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一幅杰作,它曾是清廷内藏的珍品,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被英军劫走,现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陈列着。《女史箴》本是西晋大文学家张华的一篇宣扬封建妇德的箴诫文,画家形象地予以分段描绘,从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白描本来看,前后大概有十一段。前四段描写春秋和汉代妇女品德的“模范事迹”。画家以“如春蚕吐丝”般的线描技巧,把当时宫廷妇女的真实生活勾勒了出来,加上“敷染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的色彩手法,使这卷人物画有了难能可贵的认识价值。从艺术的处理上看,比之欧洲一千年后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壁画上披露的形象来,不知要生动多少倍。

《女史箴图》全卷最出色的是第四图《临镜梳装》,箴文是:“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这里作者细腻地表现了古代女子揎袖拢鬟的手势,其纤丽淑婉,微妙感人,有着中国线描艺术特具的韵律美。整幅长卷保持着典雅的均衡。又如第九图右端的女子,垂肩束胸,长衣曳地,把封建宫廷妇女的玉立姿态,概括得恰到好处。无怪他的人物画被《历代名画记》称之为“天才杰出,独立无偶”了。

华夏绘画之于世界绘画之林,只能用“卓尔不群”来形容。当我们放眼世界艺术领域,在观摩、品读众多的艺术门类时,便立刻发现何止是华复绘画有此“卓尔不群”的面貌。文学、戏剧、舞蹈、音乐、雕塑乃至中医、武术等均有着与其他民族迥异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