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近日,远迁山东威海的江文湛先生携山东友人来到终南山下西安天然汇上王艺术馆、雷珍民书法艺术体验馆。这是《飞鸟相与还——江文湛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书画邀请展》在山东威海开幕后,江文湛先生首次和山东友人做客终南山下。
江文湛先生在西安天然汇上王艺术馆
(左起:李晓鹏、李芳辉、江文湛先生、王肖峰)
在终南山生活创作了几十年的江文湛先生,即使远赴山东,也不可能忘记终南山。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终南山完成的。某种意义上说,终南山成就了江文湛先生的艺术高度。然而,诚如王维笔下的终南山“连山接海隅”一样,江文湛先生的“终南山”也是连接大海。
随着江文湛艺术馆在威海海滨拔地而起,让人忽然明白了“天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的原因所在。先是终南,再是东海。人的一生,能如江文湛先生这样有“山盟海誓”经历的艺术家,全国范围内,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很难再有更多的人。江文湛先生的如此经历,真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在天然汇上王艺术馆交流期间,江文湛先生及山东友人与天然汇董事长,画家王肖峰先生、画家李晓鹏、赵中坚、上王村领导、西安天然汇艺术馆馆长刘红昌、副馆长张凯等人进行了深入交谈。双方就下一步如何深入开展陕西、山东两地的艺术创作与交流,达成共识。
江文湛先生探访西安天然汇
着名美术批评家张渝先生在西安天然汇
关于江文湛先生与山东友人在威海《飞鸟相与还——江文湛艺术馆开馆展》之后的此次终南之行,批评家张渝写了一段饶有意味的话。
他说:位于威海南海新区的江文湛艺术馆开馆 ,对于江文湛及其艺术馆开馆的文化意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江文湛开馆展的名字最初是《归去来兮》。但是,在这个展览的前几天,李世南西安个展的名字正是《归去来兮》。讲究不与人同的江文湛先生立即将这个展览的名字更改为现在的《飞鸟相与还》。不管是“归去来兮”的命名,还是“飞鸟相与还”式的召唤,事实上都是陶渊明式的审美选择,它们殊途而同归。
不过,仔细区别,这两个展览的名字,还是有着形态意义的区别。“归去来兮”强调的是个体的审美选择,更多地具有个体的孤独意味。而“飞鸟相与还”表述的是群体意象。“相与”这个词的意思是,互相、共同、一起以及相互赞许的意思。展览名字的改变,无意间由个体审美选择的孤独转换为群体审美选择的狂欢。于是,在威海地方政府的努力与付出中,许多艺术家从四面八方汇聚威海。
江文湛先生探访西安天然汇
江文湛先生探访西安天然汇
任何展览都会很快结束。但江文湛艺术馆及其开馆展的意义特别重要。
它重要在哪里?
我个人的理解是,江文湛艺术馆的存在,让威海的文化艺术活动和艺术层次一下子从地级市进入到国家级的高度。从参展艺术家以及参展作品看,这个展览,不是威海的地方性展览,而是全国性的。威海这个名字是明朝时确立的,它的命名意义是朝廷希望能借这块儿宝地威震东海。但我更喜欢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自豪与大气。因此,“飞鸟相与还”,不是隐居,而是自豪地回家。
江文湛先生探访西安天然汇
江文湛先生探访西安天然汇
的确,不管终南山,还是山东威海,都是江文湛艺术的家园。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有着苏东坡一般潇洒的江文湛先生,心安即是家园。因此,他的“飞鸟与还”,不是明确的地理标识,而是心灵空间。在他的内心深处,既有时间的长度,也有时间的宽度。
威海江文湛艺术馆收藏作品
王肖峰 《家园》97 x 90 cm 2020年
西安天然汇上王艺术馆
图片提供 / 西安天然汇
来源 / 刘红昌艺术工作室
上一篇:山外有山——高维洲(石鼓)画读
下一篇:走向国际的华人艺术家——孟昭飞
在机器雕刻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一位艺术家依然坚守着“以刀为笔”的古老契约,在坚硬的铜面上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他以手抵刀,直接刻铜,心手相应,在铿锵声中赋予冰冷的金属以书画的韵味与生命的温度。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誉…
秦卫锋,一位在当代中国画坛稳步前行、以其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艺术语言受到关注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之路,始于西北,成于岭南,是一条坚守传统、默默耕耘的踏实之路。艺术之路:从学院体系到专业领域1980年,秦卫锋生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商洛市。这片承载着秦楚文化…
在江苏常州的园林艺术圈,徐大龙的名字,已成为园林艺术中“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符号。作为亚洲文化首席艺术主席与中国园林技艺非遗传承人,他不仅以双手雕琢盆景之形,更以一颗匠心为笔,让沉睡的古老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生。他的艺术人生,已被镌刻入《文化强国 国家名…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郭泰来“西有毕加索,东有郭泰来”去年就开始热炒,至今热度未尽。这个话题至少表明,郭泰来如同百年前的毕加索,已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并创立了堪比毕加索“立体主义”地位的“永生主义”体系。他创立的“永生主义”全美学体系,不仅标志…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星河中,江苏常州籍研究员诸学之始终以沉稳姿态闪耀。身为《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编委、“中国文化典范人物”,他以诗书画乐为笔、文史编撰为卷,践行文化使命,事迹获《中华英才》《中华脊梁》及央视专题报道,个人资料更在北京地铁《艺脉传…
他,以工笔花鸟为心之所向,在尺素之间精耕细作数十载;他,承名师衣钵,融汇传统与现代,绘就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他,就是备受瞩目的工笔花鸟画家——于度先生。于度先生生于1945年,早年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系统进修,奠定了坚实的艺术根基。求学期间,…
陈涛,笔名位声,男,汉族,河南信阳人,97年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现郑州大学工学院)。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多年来笔耕不辍,对各种书体均有涉猎,经常临摹各种古代书法名家书帖,以欧、颜、柳、赵、苏、黄、米、蔡,以及二王为书法学习中的启蒙学习代表,经过多年学习、…
李华菊,女,汉族,1953年生于河南郑州,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礼艺术特邀艺术顾问、兰亭书法网研究员、世界名人书画网艺术家、实力派著名书画艺术家、艺术品拍卖网推…
康健男,1996年2月生,天津宁河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国画师承于新疆天山书画院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耿庆力,书画装裱师承于著名装裱师白静美,雕塑师承于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雕塑系主任陈钢教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
高文权,笔名:文权,斋号:艺墨轩,男 ,汉族,1969年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市,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香港)书法家协会理事 、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礼艺术家 、兰亭书法网会员、市职工书协秘书长等。 高文权老师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受父亲熏陶…
陈延地,男,笔名:弘哲秀才,戏墨轩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临池泼墨,晴耕雨读,坚持至今40余载。力争在有生之年,将情感意志与性格融入到作品之中,达到师古不泥古的艺术境界。作品多被政府机构,企业家,国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现为:*中国书画产业研究基地专家组…
2025年,我们满怀热忱地为您呈上这场聚焦中国书画巅峰之作的盛宴——聚焦中国书画顶级收藏风向标:艺术家叶家祥。中国书画,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凝聚着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在岁月的流转中,艺术大师们以其独特的才情和精湛的技艺,赋予了笔墨纸砚鲜活的生…
笔锋流转间,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出未来世界的轮廓,机械骨骼与山水意境交融,生命脉动跃然于尺幅之上。郭泰来以刀代笔,将科技理性注入传统水墨,赋予枯笔飞白以量子流动的韵律。画中人物眼神穿透千年时光,仿佛低语着人类意识永续的可能。每一帧都是对死亡命题的诗意反抗,…
茹枫铃翔,现名吴昀芮,原名吴顺珍,艺名吴婉毓,八零后作家,出生地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善于写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小小说之类。海南国联文化艺术研修院硕士研究生院导师、国学文化传承师、环境风水规划师、《当代文摘百强作家精品文集》《汉风流韵一一中国当代作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