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满艺 作者:刘佳佳布罗哏 2019-01-14 10:01:20

中国古代人物画为什么不是很写实

原标题:为什么中国古代人物画不是很写实?

从绘画历史上来说,东西方绘画的开始是一样的,就像是两个孪生兄弟。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受地域和文化的影响,绘画才开始以不一样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分化开来。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为什么不是很写实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绘画受人文主义、自然哲学的影响,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否定非物质的灵魂实体,确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信世界的可知性,所以都比较注重写实和功利。而中国绘画受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注重意境和非功利,古代文人追求“志于道,居于仁,游于艺”的意境,强调“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比如顾恺之,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怀以及表达文人的心境,往往寄托于山水花鸟的意趣之中。正是因为如此,在描绘的内容和题材上也迥然不同,中国古代画家喜欢寄情于景,以景来抒情,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画家喜欢画风景,不喜欢画人物,并且不重视形,而重视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作;而古代西方的画家研究和表现的题材是故事和人们的生活,他们很重视物象,着重刻画细节和色彩的协调,追求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为什么不是很写实

中西方绘画中,表现的手法也有很大差异:西画是以明暗表现立体空间关系,说白了就是用块、面来表现内容,而中国画是以线条来表现事物的,讲究的是以线写行。其实这一点在文字上也能看出来,中国书法除了楷书还会有行书和草书等,翻翻西方的手抄本就会发现他们有且只有一种字体。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为什么不是很写实

当然了,东西方艺术针对的受众也有区别,中国的绘画艺术从来就是贵族艺术,民间的艺术虽然存在但一直被忽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主要是皇家贵族或是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娱乐。时常有一种“身在官场翻滚,心在旷野听雨”的意境。而西方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为大众服务的。在中世纪之前西方绘画主要服务于宗教和装饰。很多画家都是工匠出生,他们绘画的主题是表现神话传说和宗教题材,是服务于大众信仰和大众的审美取向。发展到现代其主要创作仍然被广泛的应用在大众的生活中,虽然许多大师的作品已经价格高的离谱,但其精神实质是大众化的。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为什么不是很写实

材料的不同,也是造就两种绘画差异的原因之一。绘画材料的区别直接反应为美术形式和创作手段的区别。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宣纸水墨画,当然在媒介上还有纸本、绢本、木板、壁画等,西方的传统绘画方式要丰富一些,主要有蛋彩画、油画、木板画、铜版画、蚀刻画、水彩画、素描、水粉、丙烯画等等,近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以及颜料以及各种材料混合应用的表现形式,而西方艺术家们已经把美术的创作手段扩大到任何材料都可以使用的程度。相对来讲中国画的创作手段还比较单一,或者说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但中国画在材料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中国画的主要材料是一一对应的,就是毛笔水墨只适合在特定的纸张即宣纸上才能充分的表现出其特有的艺术效果,换了其他的媒介,其表现力和发挥空间都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如果想把中国绘画的材料进行革新和发展,恐怕很有难度,这也是阻碍中国画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为什么不是很写实

此外,中国画还有个和西方绘画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画很难修改,一笔就是一笔,由于中国画在纸张上的留下的痕迹很难修改,这就对画家的功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一笔都至关重要,只要有一笔画错,整个画面就毁于一旦,这也妨碍中国画表现复杂的场景,所以慢慢的中国画发展成了一种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的画家们已经把线条艺术发挥到一个至高的境界,每一笔都似乎有生命,每一笔都那么的耐人寻味,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画在线条艺术上无疑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实际上中国水墨画是一种独特的水彩素描。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为什么不是很写实

正是由于社会、思想、针对对象和材料性质的不同,才形成了中西方绘画的不同风格,所以中国古代人物画才不是很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