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名人书画网 作者:丹青居士 2022-08-01 18:08:45

能够独立观察和独立思考的画家,画山画水,“穷神变,测幽微”。他们以一管之笔,将自己思想深处升华出的那种历久弥坚、阅尽人间沧桑的山水象,放笔直取。那是某种岁月凝炼成的人生感悟……。

古代先贤强调的澄怀味象,澄怀观道。

微信图片_20220801175932.jpg

象跟像肯定不一样,笔者一直认为,针对国画造型来说象绝不是古字形像大象。也不是相似、如同之义。在山水画中象应该是“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象是人们在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汇中,一种心灵与物质碰撞、贯通后而化育出来的“太虚之体”“太虚神境”。它虽然是眼睛能够完全看到的似乎是一种自然的山水形态。但它是那些对大自然感情至深的画家澄怀味象、澄怀观道后的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山水形神。象是意,是意向。像是真实的具体的事物。但是象、意向肯定来源于画家对大千世界之“像”的咀嚼品味。

微信图片_20220801180456.jpg

道又是什么样子呢?按照《道德经》的说法,道不是人们日常笔口常说的“公路”“小道”“巷道”等具体的道。所谓“道者,万物之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恍兮,其中有象……。”道是“众妙之门”。由道德经对道的认识,联想国画中“写意”“意向”“象外之象”“笔断意连”“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等等判语, 不难看出,中国山水画内涵的“象”与老子的“道”有着特定的文化渊源。

《画山水序》是古代绘画理论大师宗柄作的一篇山水画序文。它揭示了悟道与山水之间的密切关系。《画山水序》说,轩辕、尧、孔、广成……,游崆峒、具茨、渺姑、大蒙……。圣人游览山水,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宗柄的话,将先贤对山水的感悟与国画山水认知关联起来。圣人游览山水,含道映物。画家游览山水,澄怀味象。崆峒、具茨、渺姑、大蒙……,对画家而言,揽胜山水是获得山川“质而有趣灵”的关键。

“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道”的一种具体形象表现。画家用笔,用墨,用色,与山川有缘而神遇迹化,以形媚道,以神法道。 观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林一泉,世界观中形成一种有着脱胎于自然又超乎自然的魅力之象。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乐山乐水正是画家这种脱胎于大自然表象而形成的“澄怀观道”“以神法道”“以形媚道”的“道”的意向造型,一言以蔽之,这种意向归根结底是画家是能否对山川之“道”有深刻的认识。

微信图片_20220801180659.jpg

石涛说: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对于画家来说,得乾坤之理,就是得天地之形势。天地之形势是什么?苦瓜和尚说,风雨晦明,乃山川之气象;疏密深远,乃山川之约径;纵横吞吐,乃山川之节奏;阴阳浓淡,乃山川凝神;水云聚散,乃山川联属;蹲跳向背,乃山川行藏。山水画的乾坤之理,是将某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升华为某种意向和饰义。就如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样,把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与人的品德、行为联系在一起。画家在这种意向和饰义中,深切体会大山的厚重、可靠…仁者乐山。画家在这种意向和饰义上深切体会水利万物之博大胸怀…智者乐水。

以形媚道又是什么呢?石涛说:“以一画测之,即可参天地之化育也”。笔者以为宗柄提出的“以形媚道”,就是以一画测之,参天地之化育。大自然“能变山川之精灵,能运山川之气脉。画家有一画,则能贯山川之形神”。这贯通山川之形神,就是宗柄提出的“以形媚道”的最高形态。也是创作一幅绝妙山水画的最深刻地认识。

微信图片_20220801180919.jpg

传统山水画中“乾坤之理”有“清音”“清流”。如“独钓寒江雪”“小桥流水人家”“踏雪寻梅”。而“乾坤之饰”,“以形媚道”,需表现这种传统思想。许多古代优秀的山水画,用布白与淡、疏、寒、荒一种“致虚极,守静笃”的“乾坤之饰”,“以形媚道”,营造出来“大音希声”,“大美无言”等山水象。这是中国绘画中独有的智慧。山水画家希望的是社会少几分谄媚、喧嚣,多几分思考、冷静。

微信图片_20220801181655.jpg

有作为的画家会把把自己视为乐山乐水之中的一分子。把自己当做山水的代言人。他们发自肺腑地以一管之笔,“以形媚道”,将“乐山乐水”化育为太虚之体,太虚神境,以尽寸眸之明。

用笔墨画山水,用苦功画山水,不如用仁智画山水,用道画山水。

智者高,仁者深;智者富,仁者贵。智者慧,仁者寿。乐山乐水方得仁智之乐。

丹青居士

202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