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书画报 作者:曾天华 2019-01-25 10:01:24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绘画师周臣、沈周,又集宋元诸家之长,笔下的山水、花鸟、仕女尤为精妍,工笔、写意俱佳。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唐寅《灌木丛筱图》(见下图)为绢本墨笔,纵109.4厘米、横58.9厘米。此作以湖石、枯木和墨竹搭配成图,画法博采众长而又自出机杼。

根据画面内容可知,《灌木丛筱图》的题材为源自宋元传统的古木竹石。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可见在当时的中国绘画学科中,林石类与花鸟、禽鱼类绘画是同等重要而又相互独立的。林石的拓展含义应是古木竹石。北宋画家喜欢画寒林,寒林又通常与窠石为伴。此后,画家们也喜欢将篁竹加入到作品中,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古木竹石绘画兴盛起来。元代赵孟頫便是创作此类绘画的杰出代表。古木竹石绘画源于寒林画系,其原初目的是要表现苍凉甚至凄凉的意境,其精神与失意文人的处境十分契合。而科场失意或许是唐寅绘制《灌木丛筱图》的动因之一。

《灌木丛筱图》的题材虽沿袭宋元传统,但在绘画形式上却迥然出新。以往常见的古木竹石图像一般都是采用小景构图,布局比较简约疏朗。而唐寅此作的构图则十分饱满,景物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有北宋山水画的气度。特别是画面中高大挺拔的湖石,直接从平缓的坡石台面拔地而起,矗立于画幅的中心位置,在视觉上给人带来一种压迫感。由此而来的变化是,画家并不满足于以往惯用线条来表现湖石的做法,而是在石块外形勾勒清晰、棱角转折明显的基础上,娴熟地使用在其山水画中常见的斧劈皴来表现湖石的块面变化。同时,在湖石的肩脊、边缘及沟窝处,也出现了他在山水画中喜用的苔点。若非画家在石块底部留有数个湖石特有的孔洞,则此湖石很可能被错认为山岩。有别于赵孟頫强调以书写笔法来表现古木竹石题材的理念,唐寅采用宋代山水画技法来绘制湖石的做法赋予了《灌木丛筱图》新的图像意义。

此作中的枯木样式也十分引人注目,与宋元传统中的枯木造型和画法都大相径庭。明代曾一度流行绘制秋风吹拂枯木的绘画题材,周臣、文徵明及唐寅都绘制过相关的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风木图》是唐寅此类画作的代表。此外,风吹枯木的图像还多次在他其他的作品中作为局部景物出现。在此幅《灌木丛筱图》与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悟阳子养性图》中,都出现了这一图像母题。总体来说,唐寅绘制这种图像的手法都比较类似。以《灌木丛筱图》中的枯木为例,一高一矮的双树呈“叉”字形,树干造型虬曲,其上多有节瘤,枯枝如屈铁盘丝般遒劲,透露出饱经风霜之感和寒凝的情调。树干轮廓以深浅不同的墨色勾勒,曲折而带粗细变化的线条反映了用笔的抑扬顿挫。树皮以较为湿润的水墨填染,色调明显浅于轮廓线,其上的屈节裂痕则用重墨表现,使之有嶙峋的粗糙质感和阴阳转折的立体感。树枝以中锋表现,用笔迅疾,方向均朝同一边,形成久经吹拂的动感。如龙爪般的树根突出地面,显得抓地有力,显示出树木顽强的生命力。这种枯木的造型和笔法有别于宋元传统的疏秀格调,是唐寅绘画的标志特征。

相比气势甚足的湖石和枯木,唐寅对散落在坡石之上和湖石背后的竹子的经营则显得收敛许多。竹子的位置分布并不显眼,其低矮丛簇的体态与湖石的高大挺拔、枯木萧瑟凌厉的气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竹子尽管分布较散,但不杂不乱,丛簇间交会错让、井然有序。竹叶整体用墨湿而重,以浓淡区分空间层次。叶片造型以“介”字形为主,多用侧锋写出,收笔时不回锋。这种描叶之法是元人吴镇最为惯用的。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叶片的用笔很短,倏然而止,形成短粗残缺的叶片造型。画家有意将其描绘成受寒风吹打而枯败的样子,在这点上其意趣与枯木是相通的。

总体而言,唐寅的《灌木丛筱图》虽沿用宋元以来流行的古木竹石题材,但经过其革新,画面已然超越以往的小景格调,获得了宋代山水画般的恢宏气度。

唐寅的《灌木丛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