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琳娜 2019-02-22 17:02:37

溥心畬(1896—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满族,清恭亲王奕之孙。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斋号省心斋、寒玉堂。善诗文书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其作品富有中国传统文人画特色。有画论集《寒玉堂画论》、诗文集《华林云叶》传世。

溥心畬是清皇室的遗民,生活在清末民初那个动荡的时期。虽然先后经历了清朝覆灭、民国建立、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系列事件,但他一直寄情于诗画,因此从绘画入手研究溥心畬定会事半功倍。下面笔者以《鲍照诗意图》(见下图)为例,从创作背景、绘画风格等方面予以剖析,希望能从中窥见其心路历程。

《鲍照诗意图》,纵104厘米、横36厘米,绢本设色。题跋: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嘉榞先生之属,溥儒写鲍照诗意。钤印:旧王孙(朱)、溥儒(白)、省心斋(朱)。无年款。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

题跋中的“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来源于鲍照的《和王丞诗》:“限生归有穷,长意无已年。秋心日迥绝,春思坐连绵。衔协旷古颜,斟酌高代贤。遁迹俱浮海,采药共还山。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明涧子沿越,飞萝予萦牵。性好必齐遂,迹幽非妄传。灭志身世表,藏名琴酒间。”大致意思是讲人生有限,时光飞逝,过去的春秋与宏愿都已放下,只愿眠山宿水,与琴酒为伴。溥心畬引鲍照的一句诗为题,在画中表现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以及行吟山水间的那份洒脱与淡然。

《鲍照诗意图》前景小桥流水,丛草点点,花枝繁茂。中景有一戴帽人物持杖独行,似行至转角,前路茫茫无物。此人有可能是溥心畬心中的鲍照,也有可能是他理想中自己的形象。欲倾颓而下的山石营造出一种危机感,又好似与人物脚下的小路构成了一方隐秘的天地。溥心畬常常画危崖与松下的空间,给人一种“偏安一隅”之感。画面松疏有致,以“S”形构图。这种由近至远推进的设置似乎象征着溥心畬走过“不甚稳固的小桥”,走到历史的节点上。他抬头望而前路未卜,因不知何时“大厦将倾”而惶惶不可终日,因不知往何处去而不得不驻足停留,但同时内心还埋藏着一种峰回路转的希冀。

画中人物所戴的帽子学名尚待查考,似是一种斗笠,大檐、软顶、尖头,后面垂有两根软带。如果这是斗笠的话,此画更添一重雨中萧瑟的悲凉。阅读溥心畬论画的一些文字,可以发现他对笔下人物的服饰描绘十分严格,无一不遵循古代的礼法,依据典籍来规范每一个细节。对冠、弁、帻、巾、帽、衣、带、裳、履等,他都作过专门的讨论。例如画帽子,他言:“大帽,野老之服,后乃高其屋。《晋书》曰:古者,冠无帻,冠下有缨,以缯为之。后世施帻于冠,因或截缨为帽。……管宁皂帽。桐帽黄帽,隐者所服。”(李新主编《溥心畬谈艺录》)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因此我们可以据此来辨别溥心畬画中的不同人物以及人物的不同身份甚至时代,从而挖掘出画家更深一层的想法和心态。《鲍照诗意图》中人物的这类帽子没有在溥心畬的其他作品中出现过,笔者猜测可能有某种特殊原因,或者根本就是溥心畬的独创。

要了解溥心畬的创作心态,为《鲍照诗意图》定个位,就要了解此画的创作时间。因此画没有题年款,故只能通过题跋内容和笔法风格来推测。由题跋中的“嘉榞先生之属”,学界推断它的创作时间应为溥心畬在杭州期间,即1946至1949年之间。对于这位“嘉榞先生”,笔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侯嘉榞。据唐明哲在《我所知道的溥心畬》一文中提到的溥心畬在杭州的情况来看,“嘉榞先生”是指时任浙赣铁路局局长的侯嘉榞。出于种种原因,溥心畬为侯嘉榞作了很多画。但相关历史资料显示,当时的浙赣铁路局局长实际名为“侯家源”(这种说法有待考证)。另一说是指丁嘉榞。溥心畬在很多作品上钤有“丁嘉榞”“希梵”印,还有一些文章可以佐证当时溥心畬在杭州结识了丁嘉榞,相交多年,情谊深厚,常赠予其作品。一般认为“嘉榞先生”是指丁嘉榞。但关于两人相识、相交等细节问题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那么溥心畬赠予“嘉榞先生”这种内容的画说明了什么?2013年北京画院举办的“松窗采薇——溥心畬绘画作品展”中展出了一批“嘉榞先生”款的作品。溥心畬曾送给“嘉榞”很多画,几乎都是这种超然世外、游于自然的主题。溥心畬在这位老友面前展露着自己无意世俗功名,只愿与诗画为伴、求一世安稳的心态。而且笔者发现溥心畬作了多幅题有“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的画,如《松壑高士图》《朝望宿岩烟》《高士闲坐图》《松下高士图》等。由此可见溥心畬对鲍照此诗此句的偏爱。溥心畬曾说:“写古圣先贤之像,诵其诗,读其书,先思其人,然后落笔。”

溥心畬先诵鲍照诗、后思其人,创作了多幅不同名字的“鲍照诗意”,所以鲍照的经历和志愿肯定引发了溥心畬的共鸣。二人之间必然有某种相似性,或者鲍照身上拥有某种令溥心畬向往的品质。比如,他们都曾在时代与个人的双重困境中艰难前行,都不断地在画中和诗中表达着一种不与世俗相争的志向和对避世隐居的向往。鲍照对于功名是有向往之心的,他在很多诗作当中都传达了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情绪;但其曾经的豪情壮志在现实的磋磨中逐渐消解,而后转化为一种豁达与解脱的心理。溥心畬也经历过这种情感变化,这一点在他的诗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但是二者归隐田园、淡泊名利的思想不过是一种有时效的自我麻醉。“夜听横石波”也好,“朝望宿岩烟”也罢,不论是真的置身山水之中,还是处在意念中的桃源幻境,都无法摆脱自身的命运,无法放下心中的不平和悲苦,终其一生都在围绕着这个无法实现的理想打转。此外,鲍照在诗中所表达的“忠”的思想也是打动溥心畬的一个因素。正是这份“忠”支撑着溥心畬在乱世中坚守自我。

溥心畬作品具有典型的文人画特质:“顾左右而言他”的含蓄,善于借喻、用典、托物言志,用一种意象或文字来表达“思古之幽情”。溥心畬深厚的知识积淀、年少时所受过的严格的古典传统教育、丰富的古代原作阅览经验,都深深影响着他的创作观念。对于溥心畬绘画的师承及风格问题,学界尚有争论。杭春晓博士认为,“时山居与世若隔,故无师承,亦无画友,习之甚久,渐通其道,悟其理蕴,遂觉信笔所及,无往不可。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锋,遂学董、巨、刘松年、马、夏,用篆籀之笔。始习南宗,后习北宗,然后始画人物、鞍马、翎毛、画竹之类”,“(上世纪)40年代中晚期,尤其是渡海之后,其个人心性更多,学古的迹象减弱,古人修辞的自由转换和使用现象增多……40年代之前,(作品)以故国之思为主题,渡海之后以个人际遇的感慨为主”。综上,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鲍照诗意图》应该是溥心畬风格和心态过渡期创作的作品,显现出了“小北宗与人物的结合”。

溥心畬借鲍照之口表明心迹,灭志身世表,藏名山水间。画中的“他”孤身持杖走过桥边,山雨欲落,驻足远望,身旁幽径如同命运转角——未经前路的曲折坦荡,哪知通向自由还是迷茫?画中种种,静待细赏。

《鲍照诗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