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琳娜 2019-03-11 17:03:39

归昌世(1573-1645),字文休,号假庵,江苏昆山人,后移居常熟。他工诗文,著有《假庵集》《假庵诗草》,善绘山水、兰竹,书法、篆刻亦佳。他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昆山三才子”,与钱谦益过从甚密。现存的归昌世画作几乎都属竹石一科。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归昌世《竹石图》(见下图)为纸本水墨,纵120.6厘米、横30.9厘米,落款“归昌世”,钤“文休”白文方印,具有归昌世所绘竹石的典型特征。

如众多吴门文人一样,归昌世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所不同的是,他尤醉心于篆刻,致使其印名甚至盖过了画名。他的篆刻师法文彭,兼从秦汉印中汲取养分。古印斑驳锈蚀的图像深深地影响了他,古拙而富含意趣的艺术效果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绘画的美学来源。此外,他在书法尤其是行草书方面功力颇深,因此在以书入画的实践上自有理路。他根植于篆刻、书法的审美趣味都可以从这幅《竹石图》中看到。

在《竹石图》中,归昌世以风竹、奇石入画,布局有致,物象描绘精简。风竹的造型外向开张,占据画面的上半部分。石头的结构向心闭合,位于画幅下部。下垂的竹枝和挺扬的石块在走势方面上下呼应,使画面布局不至过于空疏单调。史书评价归昌世所绘竹子“枝叶清丽,逗雨舞风,有渭川淇澳之思”(明末清初姜绍书《无声诗史》),“写墨竹萧疏纵逸,别具风格”(清徐沁《明画录》)。这说明了他画的竹子带有北方特色,以疏简的笔调为主。画面中的两竹枝前后相依、主次分明:为主的一枝长势挺拔,以浓墨写出;为辅的一枝退居其后,以淡墨绘出。画家以竹干为骨,于节外出枝。竹干以圆润中正的中锋长线绘出,节与节之间的运笔虚实相间,全无重复之笔。阔笔长线的使用显示出画家对运笔力度和笔锋的精妙控制。这种控制力的获得应与其长期练习书法尤其是行草书有关。叶片多用侧锋绘出,显得宽而厚。叶片造型以“介”字为主,将正背转侧、迎让俯仰的形态表现得生动自然。叶片的分布不杂不乱,丛簇间穿插错让,甚有秩序感。画家对竹叶的描绘尽管水分很足,但运笔并未显得过于圆滑流利,竹叶的边缘往往带有缺口,有被风霜侵蚀后的枯涩斑驳的效果。对这种审美趣味的追求,应与画家长期把玩古印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叶片带有明显的收笔之势,透出书法运笔的痕迹。竹枝虽有久经吹拂的样貌,但也展现出风平后沉静婆娑的状态。静立的竹子与稳重的石块共同营造出澄静的画面基调。在石块的塑造上,画家几乎全用长线来勾写其外形。线条圆实厚重,弧中带折,似隶如草,运笔抑扬顿挫,用墨渴而不枯,石块因之也被赋予了朴拙、凝重的气度,呈现出古朴、斑驳之韵。石块的笔墨韵味远胜于造型之奇崛。在以厚重线条为主体框架的基调下,画家在画面其余部位的落墨变得较为轻松。他用侧锋淡墨擦写的方式来体现石头的块面转折和表面肌理,用随形点染的浓墨来表现苔点和兰草,落墨清爽干净、点厾成丛、一气呵成,绝无累赘之笔。

归昌世笔下的竹石能有此造化,与传统中国画科的变革息息相关。自北宋始,古木竹石绘画渐次兴盛。元代赵孟頫的作品便是此类绘画的杰出代表。古木竹石绘画源于寒林画系,其原初的创作目的是要表现苍凉甚至凄凉的意境。这种精神意蕴与竹子志气高洁、风骨傲然的寓意配合起来,十分适于表现文人君子的品德,因此也广受画家的青睐。赵孟頫给这一类型的绘画注入了新的理念,认为古木竹石特别适合写而不是画,能很好地体现以书法入画的理念。如此一来,赵孟頫也改变了此类绘画的发展走向。墨竹作为一个独立的书写练习单元,也顺理成章地独立成科。元代就出现了画竹专著《竹谱》。不过,墨竹绘画并非元人所创,北宋的文同就专擅画竹。只是在元代以后,墨竹图(或竹石相伴题材)才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由此,一个个墨竹大家也应时而生,王绂、夏昶、宋克、冯起震、归昌世等人皆属此类。

归昌世的《竹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