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书画报 作者:辛平 2019-01-29 14:01:11

谢朝林

谢朝林,1941年生,山东济宁人。学生时代在济南师从著名画家张茆才、黑伯龙、弭菊田学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个人传略辑入《中国当代艺术名人辞典》《世界名人辞典》等多种辞书。还跟随雕塑家王昭善学习雕塑艺术,多年来参与创作建成济南郝霞广场《毛主席像》、曲阜《迎宾曲》、滕州《墨子像》、《大禹像》、《刘勰像》等十几尊城市雕塑。1990年,在山东省博物馆举办“谢朝林雕塑绘画展”。山东博物馆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省文博书画家研究会副会长。

谢朝林作品《春云含雨松翠》

近日,我赴山东博物馆谢朝林画室与画室主人畅叙。谢朝林抱出一卷用皮草纸画的山水画,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数十幅作品有的细雨蒙蒙,似真似幻,如蓬莱仙境;有的晴天丽日,山明水秀,似世外桃源。特别是几幅表现雨后晴山的作品,雾气迷蒙中仿佛有瀑声入耳,翠色耀目,更显“山色空蒙雨亦奇”之境,彰显出大自然的造化之力。

谢朝林作品《春山不老》

谢朝林告诉我,他前几年买了一卷价格便宜的皮草纸,本想用其画着消遣,每逢爬千佛山回来就凭记忆和印象画上几幅,没想到几年后再拿出来,竟得到了如此奇妙的效果。这种纸不太吸墨,但运用线条和皴擦则易出效果,对色与墨的混用界限明显,并呈现出一种古色古香之韵。可惜的是,他之后再也没买到过这种皮草纸。

谢朝林作品《仿古画之一》

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谢朝林追求的正是这一境界。他笔下的山水是灵动、清新、高雅的,笔下的生机来源于其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也是他本身闲散恬静心态的一种再现。他认为,山水画的本质在于沉稳与率性的和谐,在于用平衡机制来调整画面,之后才是用开合聚散、收放自如的水墨渲染来抒写情怀。正是在这种写意理念的指引下,他用写意手法来驾驭笔墨,使之更趋于内心主题的表达,营造出清秀灵动的画面意境。在他的作品《春云含雨松翠》(见下图)中,细笔勾描的树木、溪流置于前景,右侧山石用重墨皴写,远峰在淡墨勾皴下耸出云涛之上,并用两点深彩点出峰峦醒目之处。从技法上看,画家用高远法表现全景,用细笔勾写景物,巧借墨的干湿、浓淡绘山石、云涛。这些都对成功营造春雨之后的山林之美以及典雅脱俗的意境起到了关键作用。从此作中,既可看到谢朝林对高远法的妙用、对元人笔墨与意境的借鉴、对写生的领悟、对笔墨的收放自如乃至巧用色彩的创新,更可见其对平衡多种机制、服务意境创作的驾驭能力。

谢朝林作品《仿古画之二》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以来,风雨烟岚的山水画便透露出仁者、智者的心迹,呈现出高雅的情致和意境。谢朝林在学生时代就师从山东名家张茆才、黑伯龙、弭菊田等人,后长期在山东博物馆工作,专攻山水画。他的画和他的言谈都透着一股清灵、文雅之气。在谢朝林画室赏其新作,可以感受到传统山水画超凡脱俗的文人气息。他画的不是虚无的幻景,更不是图像形式上的符号,而是以现代人的豁达之心来观照自然的一种艺术表现。他笔下的山石、鸣泉都迸发出生命的灵性,山间的亭台楼阁、茅舍板桥、林木修竹都富有生机。他借大自然之馈赠给观者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谢朝林作品《仿古画之五》

在作品《春山不老》(见下图)中,谢朝林所绘的是千佛山的春日景象。画面中,远景处青山层叠、白云出岫,山顶亭阁历历在目,犹如九霄云外的天宫仙境。近景处则翠石碧树、小桥流水,似有春风习习吹过。此画大都是任情肆意的大写意笔法,倾泻出画家从千佛山的春日之景所获得的感悟,给人带来一种畅心悦目的审美感受。

谢朝林作品《仿古画之六》

赏罢谢朝林的山水画,我也向他送上新年祝福,希望他在新的一年里于山水画领域再攀新的高峰,创作出更多佳作。

谢朝林作品《暮雪》

谢朝林作品《溪亭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