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书画报 作者:刘珂 2019-01-28 11:01:10

王宏才

王宏才,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6年结业于中央美院,1990年进入天津美院进修。中国美协会员、内蒙古美协理事、内蒙古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曾任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王宏才作品《草原春讯》

任何艺术家的成功都与其生活环境及所处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内蒙古以广袤的草原、淳朴的民风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元素和艺术源泉。王宏才便是这样一位汲取着草原文化,并以草原马背民族作为主要创作素材的画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在表现民族题材的道路上求索、跋涉,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他的水墨人物画以意象造型,笔墨语言秉承传统且又力求出新,灵动鲜活却不失法度。他的作品既有清新亲切之感,又充满了书卷气息,体现出其较为深厚的绘画功力和文化修养。

王宏才作品《绿荫浓重处》

造型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而中国画讲究“意境”“气韵”的特殊审美要求造就了其特有的造型观,即“不为形似所拘,而求神似”的意象造型观。这就对中国画家尤其是人物画家的造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宏才早年在内蒙古师大求学时期便亲聆名师教诲,受过正规的训练,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之后,他多年的艺术实践和大学教学工作更练就了其得心应手驾驭物象的创造能力。尤其是在草原鞍马人物题材的创作中,马背民族的豪放和淳朴性格、草原骏马的剽悍和灵性都为他提供了迁想妙得的创作灵感。他通过夸张变形、概括提炼等手段,以形传神,以意写神,使笔下的人物、犬马形神兼备、充满张力。如《草原铁骑》中的骑马男子缩颈弓背、重心后移,与胯下的奔马力量贯通,形成力与美的组合。而《秋原饮马》中的女孩垂目含笑、若有所思,俨然就是婉约诗人笔下的少女。这样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意象,加之极具表现力和个性特征的笔墨语言,使得他的作品达到了一种超越表象的境界。

王宏才作品欣赏

笔墨语言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特征。水墨画的笔墨形式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折射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在与意象之形有机结合后,笔墨语言往往会焕发出超乎寻常的表现力。王宏才熟谙骨法用笔、书画同源之理。他以书入画:运笔或如草书直扫,酣畅雄浑;或如小楷细琢,精深微妙。他将毛笔的笔性展现出来,遵循传统“墨分五色”之道,努力探索用水、用墨之法。他追求浓淡、干湿之妙,将墨色表现得层次分明、苍润有致。如在作品《草原恋》中,他用重墨描绘粗壮的大树,画面厚重雄浑而毫不闷塞。而在作品《涉河图》中,他又用淡墨轻扫,尽显潺潺溪流的温润清雅。除此之外,他还运用其他画种法则和现代构成概念,在画面构图营造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

王宏才作品欣赏

物象的传神表达、笔与墨的融合以及颇具匠心的画面营造,使王宏才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然而,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应具备的元素绝不仅限于此,更需要投入作者真挚的情感,否则就会流于表面和肤浅,沦为炫技和形式的空壳。王宏才深深热爱着内蒙古草原,无数次到草原采风、写生。他以赤子般的情怀尽情体味着深厚的草原文化,用心感受着当代草原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体验,并把这种真挚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注入到每一个细节里,自觉地将“人”的情感意识通过作品表现出来,使笔墨形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量和生活味道。

王宏才作品欣赏

古人言:“文以载道。”关心现实生活、弘扬人性的崇高是有担当的艺术家应有的人生态度。王宏才有着强烈的社会意识和广博的人文情怀。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骤雨前抱羔急归的小姑娘,还是用时尚手机为山丹花拍照的老夫妇,都是他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情感写照。

王宏才作品欣赏

《中庸》有云:“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王宏才为人大度平和,处事踏实热心,为艺严谨勤勉。我在敬佩他笃学敏行的学者风范的同时,更崇仰他宽厚乐施的仁者胸怀。

王宏才作品欣赏

王宏才作品欣赏

王宏才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