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书画报 作者:张春华 2019-01-30 11:01:02

杨广馨

杨广馨,中国书协理事、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书协副主席,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民进北京书画院副院长等。书作入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家第四、五届书法展,京津沪渝书法名家展,第一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中青年书家提名展,第一、二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等展览,获北京电视台书法比赛一等奖等奖项。主编有《书法知识小百科》《全国社会美术书法考级指导丛书》和《杨广馨书法艺术作品集》《杨广馨书法艺术》等。

杨广馨书张秦娥《远山》

杨广馨书张秦娥《远山》

在当代书坛,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杨广馨,不仅以出色的书法作品打动大批书法爱好者,还以著书立说、以其诲人不倦的书法家形象受到人们的尊敬。

杨广馨节录王僧虔《笔意赞》

杨广馨节录王僧虔《笔意赞》

杨广馨出生于北京,自幼爱好书法艺术。他曾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得到了沈鹏、欧阳中石等大家的精心指点。

杨广馨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杨广馨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杨广馨崇尚自然,讲求平和,在书法创作中极能把握表达情感的尺度。我们从其诸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尽管作者感情充沛、张力弥漫,却不流于恣意的宣泄和气势外露的挥洒,而是将强烈的情感包容于深沉之中。他既五体皆涉,又诸体皆能,且功力不凡。其小楷既有晋人的法度,又有明人之轨迹。所作之书,铁画银钩,清秀洒脱,用笔劲挺,含蓄蕴藉。尤其是他那主要得力于《龙门二十品》之“阳”、《张玄墓志》之“阴”、《张猛龙碑》之“变”的魏楷书,更是彰显出杨广馨对墓志的笔意和结构穿插的敏悟,清雅劲峭,笔法精练灵活。他曾为《中国书法大字典》书写魏碑规范字六百余例,足见其坚实的基本功。

杨广馨书元好问《后庭花破子》

杨广馨书元好问《后庭花破子》

诸体中,杨广馨用功最勤、最为出色的当属行草书。其作品用笔方圆兼备、刚强劲健,结体宽绰而不散漫,疏密搭配得当,行气疏朗明晰而又气势贯通。创作中,杨广馨既注意线条的长短、俯仰、方圆、顺逆变化,同时也注重墨色的丰富和结字的腾挪变化,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给观赏者带来内在的美感。这与他几十年来潜心于帖学,特别是苦心研究“二王”,并深得宋人及明人的天真烂漫风格是分不开的。正如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驻会副主席田伯平所说:“欣赏杨广馨先生的行草书,似乎在听精美的乐章,节奏的轻重、高低,用笔的疾缓、顿挫、干湿、浓淡,其结构的抑扬、开合,都是那样的和谐统一,却又极具变化对比,令人陶醉,令人痴迷。”

杨广馨书唐寅《言怀》其二

杨广馨书唐寅《言怀》其二

然而,杨广馨并不单单只是书法家,他还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园丁和文史知识深厚的学者。他长期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并任艺术教研室主任。他深知,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是要耐得住寂寞、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平时,杨广馨不仅着眼于提高技法,还注重广览群书,对书法美学、书法史学、文字学、碑帖学、金石篆刻学等均有涉猎,并不断从古今中外的哲学、史学、文学等诸门类的艺术创作中汲取广博的营养,以诗人的气韵、学者的胸襟作书。这种既获益于古代书法的滋养,又深受当代大家影响的互融互渗的学习实践,伴随着他大半的生命历程,成就了其书雅俗共赏、独树一帜的风格。

杨广馨书秦观《踏莎行》

杨广馨书秦观《踏莎行》

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要通过他的作品,教育、鼓励人们为社会服务。出于使命感和事业心,早在多年前,杨广馨就将美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总结后推向全国。他出版了北京市《中小学书法教材》、北京市《中小学美术教材》以及《颜、柳、欧、赵四体楷书字帖》《颜真卿楷书水写字帖》等一些较有影响的书籍。他在不断探索书法艺术创作的同时,亦从未停止过对书法理论的研究。他编写了《书法知识小百科》《全国社会美术书法考级指导丛书》等,对基础书法的普及、对中国当代书法和书法教育事业的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广馨不仅善于用理论指导书法创作的实践,还善于将书法实践中的体悟上升到理论并加以总结。而这一特点,在他的书法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对祖国汉字书艺的认识和了解是杨广馨一直关心的事。近年来,他根据书法教育研究总结出版了《中小学书法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主张,书法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书法发展动态,从历代碑帖中汲取营养,以提升对历代名家名作的鉴赏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涵养。

杨广馨录前贤论书数则

杨广馨录前贤论书数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十分敬佩杨广馨的治学态度,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积跬庐”,其意就是要“在学书的进程中,一步一步地探索,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在他看来,“书法本身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孜孜不倦地努力攀登,才能取得好成绩”,而“学习书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反复临摹、追仿来掌握技巧规律,然后利用这种能力去表现特定的审美趣味,进而达到抒发性情,寄托思想的目的”。他时常对学生说:“学习书法,继承传统,只有继承那些本质的东西,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功力,路子才能宽阔,起点才能高。”

俗话说,字如其人。了解杨广馨的人都知道,他为人谦和,德高品尚。如今,他虽年逾六旬,仍然初心不改,读书不息,笔耕不辍。此时,我们不仅能欣赏到杨广馨作为教育家“桃李满天下”的光辉,更期望正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他有更多精美的书法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