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琳娜 2019-03-20 16:03:12

书法家张克华

张克华艺术简历

1961年生于山东新泰,毕业于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系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山东书协理事、山东美协理事,济南市书协副主席,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创作员,中华东岳书画院院长。在《解放军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空军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报刊发表作品三百余幅。其书画传略被辑入《世界书画家大辞典》《中国艺术界名人录》等六十余部大型辞书。

张克华书法作品《见贤思齐》

张克华书《见贤思齐》

在中国书法史上,许多深具才华的艺术家在精研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出不同以往的书法风格,进而带动了书法艺术的前进和发展。张克华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兴趣爱好,以继承、开拓、创新为艺术进取之道,从继承传统到融合众美、固本开新而自成一家,努力创造着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

张克华书法作品《雅德泽福》

张克华书《雅德泽福》

张克华自幼酷爱书法,他的学书之路是从艰辛的临古中走出。他师古人但不违背时代思想,与时俱进而又不合于流俗。他按照先正楷而后其他书体的路径,逐步进入书法学术之路。他的楷书,追寻古人的血脉,传承着颜真卿书法刚健雄浑的正大气象,同时吸纳了魏碑的峻拔和欧体的秀美,呈现出豪迈旷达、神完气足的风貌。除楷书外,张克华又多体兼修,其行书、草书亦一直沉浸于古法之中。他坚持从高处取法,直入魏晋,对“二王”书风情有独钟,对《十七帖》《圣教序》以及孙过庭的《书谱》神追意临,孜孜以求。其行书作品中正、优美、典雅,具有着浓郁的“二王”味道,既有一股清雅之风,又蕴含着一种特殊的俊雅之美。在草书创作上,他把帖的柔美和碑的刚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加入一些楷书笔法,用劲健的骨力使作品有效地避开了俗媚,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俊雅和旷达。在传统书法领域,张克华多年攻写隶书和魏碑,既得《乙瑛碑》《礼器碑》等汉隶经典之笔法,又师法《张迁碑》《石门颂》等碑的朴拙神韵,笔法爽利,气象灵动,在清新淡雅的格调中展现出一种古朴端庄的审美倾向。他同时还在多种形式的作品中吸收了汉简和帛书的笔法与笔意,其书法的“神采”“骨秀”既体现了碑的法度,又蕴含了简的意蕴。

张克华书法作品《积健为雄》

积健为雄

当人们认为张克华已在书法界诸体兼能、功成名就之际,张克华却又另辟新境,着力于融合诸体之优点、避开诸体之弱项,或以楷书、或以行书为主体,融合楷、隶、行、草、汉简、魏碑的优点,开始探索一种新的书体写法并取得初步成功。他认为,当前习书者大都按部就班,临摹多而创新少,缺少生机与活力。一个人的艺术追求应当适应新发展、追求新变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去探索新的美的书法元素,追求一种大方大气大美,这就需要书法家不断革新自我,不断变法求进,才能达到笔墨当随时代的目的。

张克华书法作品《祥云永驻》

祥云永驻

张克华在多年的书法实践中体会到:楷书具有规范工整之长,但易显呆板;魏碑古拙朴重,具有沧桑之美,但缺少灵动感;行书深具流畅之美和灵动之感,但缺少厚重之韵。多种书体均有长短优劣之元素,只有吸收它们的长处,融合它们内涵中美的元素,才能抒发个人的情绪和性灵,写出得意的作品来。近年来,张克华一边深研书法理论,一边进行融合众美的实验,一步步走向了新的书法天地。

张克华书法作品《茶禅一味》

茶禅一味

在融合众美之后,张克华的作品更为其“文以载道”、畅情抒怀拓宽了创作领域。《泰山赐福》是张克华应邀为泰山题写后长期悬挂在碧霞祠的一幅作品,《祥云永驻》是其一幅新作。虽然这两幅作品均以楷书为主体而融合了其他书体之优长,但“泰山”二字多取楷、碑之笔法,彰显出山的厚重与沧桑;“祥云”二字则因多融行书、草书之笔法而显灵动,赏之顿感祥云飘飘之韵。在《积健为雄》与《见贤思齐》两幅作品中,前者以楷为主融以隶书之笔法而呈现劲健之风,而后者则融取汉简、行书之笔意,使之呈现出文韵灵雅之妙姿。在其以行书为主体的杜牧《山行》和王昌龄《出塞》两幅作品中,前一首融以草书和汉简笔法,线条灵动,笔意闲适,似入秋山云游而生出一派逍遥自在的仙意;后一首则融以楷隶魏碑笔法,沧桑厚重间突显长戟大戈之势;虽然同是行书,但却通过书法的不同笔法而显现出诗意的差异。在他的近期作品中,他时常按作品的文意所需把楷书的规正之美,魏碑的古拙沧桑之美,隶书的起笔收笔之法和书体的圆润之美,行书的流动之美及汉简、草法之优长任意化合,已渐独成风貌。能成此景象既得益于他前期几十年对各种书体的苦学与临摹,更得益于他能着眼于更高的艺术追求而固本开新、融合众美。张克华痴情的艺术追求之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在此,预祝他再接再励,早日攀登上新的书法艺术高峰。

张克华书法作品《骏马杏花》

骏马杏花

张克华书法作品《杜牧诗》

杜牧诗

张克华书法作品《读书种树》

读书种树